【編者的話】256

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於把近兩趟菲律賓旅行以報導方式寫出。原本行前並無如此企圖,尚沒有思索出一個方向。第一趟是菲國官方安排的保和島記者團浮光掠影式的緊湊行程,好像與菲律賓的日常調子不搭,但當地政府因旅遊發展而特別著重環境保護,一趟幾無汙染的遊河之旅,確實讓我留下了印象。也因如此,我拜訪了老友黃效文花了三年逐步興建的巴拉望中心,拜他在過去三年探索當地的經驗,我濃縮式地參與了他安排的大海、島嶼與叢林的「豪華」行程,但必須先說明,坐船是顛簸的、水母是螫人的、叢林是溽熱的、等待是漫長的,而我卻有滿滿的體驗。

熱帶的島嶼旅行,對我原就不陌生,但相對原始、經濟發展較為遲緩的地區,卻能提早訂下嚴格的保護環境法令,未如過去常見的慘痛經驗,以犧牲與消費環境來競逐短利──台灣就是一個很好例子;反能著眼未來,順著興起的國際旅遊趨勢,以綠色生態為號召,這個擁有七千多個島嶼的上億人口國家,如今可真是潛力無窮。台灣所失去的,再要找回可是困難重重,但鄰國巴拉望島上的大自然,真為人所稱羡,短短的三小時飛行就能浸淫其中。而細推其原因,某方面應是拜緩慢發展所賜,所以進步實是加速毀壞,緩慢或許才是與環境對應的真正的節奏!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唐朝布袋和尚的插秧詩,足可當成是如今環保的最佳預言詩,延伸著如此思緒,終把〈大海 島嶼 叢林──熱帶蓊鬱下的節制與揮霍〉稿子完成。

《經典》本期的〈減塑飲食──雖不便但環保〉仍在說明環保的遂行,犧牲便利是必然。要一次將習慣的塑膠袋廢除,現階段仍不可能,但「減」是一定得付諸的行動,英文的「Less is more」(少就是多),正是這個道理。要走向永續,就不能一再揮霍,過去一味的追「加」,反而成了今日的減「少」。《經典》將陸續告訴大家,現在全世界如何養成一個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新的系列專題名稱也就定為「減法時代」。

當下,文化部關於出版市場與閱讀人口仍在持續下滑的最新資料令人心傷,但在《經典》撰述吳佳珍的〈閱讀願景──圖書館進化論〉一文中,卻發現上圖書館與借閱書籍人口反在逆勢上升,圖書館透過改善硬體,確實吸引了更多人看書的意願。「閱讀力即國力」、「閱讀=競爭力」,從城市到鄉村,仍有一群人孜孜不倦地在培養與呵育著閱讀的種子,那是希望之所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