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中午十二點,一天一班的火車緩緩駛進海拔一五三四公尺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十字路車站,如毛線般的細雨隨風而至,山嵐漸漸飄近,一下子好像進入了慢動作的電影場景。
吳孟儒去年返鄉在火車站旁賣手沖咖啡,為幾乎進入冬眠的安靜小鎮,帶來了一股青春氣息,媽媽戴惠施說:「有年輕人一下火車,看到咖啡就興奮地對著同伴大喊,『有咖啡耶,這裡好像沒有那麼落伍嘛!』」戴惠施是十字社區的前任總幹事,聽她風趣地介紹自己的家鄉:「我們這裡有最大型的冷氣機,常溫20℃,最特別的是,可以一邊『吹冷氣』,又一邊曬太陽,坐在高腳椅上吃高山愛玉,如果嫌不夠消暑,也可以到附近的來吉古道走走。」
十字社區,阿里山火車之字形路段的起點,過去是伐木工人的居住地,來吉、達邦部落居民出入通道,林材貨物的集散地,隨著伐木業的蕭條,這裡瞬間冷清了下來,目前人口只剩不到四百人,且多是年逾六十五歲的老人,因此又被稱為「長壽村」。
去年林務局委託台灣森林保健學會舉辦森林療癒活動,以此地為第一個造訪景點,透過在地居民導覽三連坑(林鐵隧道)、產業古道等阿里山林業遺跡,試圖振興山村經濟。
小站的靜與慢,脫離了塵囂的無所事事,的確起了讓浮動的心停定下來的作用。曾經繁忙的伐木小鎮,正在用另一種形式,滿足人類物質以外的需求。在阿里山的大伐木時代,應該沒有人想到,森林的美,也可以冒發另一種林業產值。
大自然是最好的醫生
「森林療法」(Forest Therapy)源自德國與日本,看似一個嶄新領域,但其實早在一九八三年,林文鎮博士即從日本取經帶回「森林浴」的概念,當時提到的芬多精、負離子,被當成科學的舉證,證明森林對人體身心的益處,森林浴成了當時蔚為風行的全民運動。
森林空氣是健康的同義詞,其實,森林也是淨化心靈的最佳場域。樹木在林間行光合作用,一個夏天每平方公里即可釋放出一萬公斤的氧氣到空中,在講求節能減碳的今天,樹木碳吸存的功效被大大嘉許著。
冷氣廣告裡也時常把森林搬出來背書:「大自然裡效果最佳的空氣濾清器」,森林可以攔截空氣中大大小小的懸浮粒子,除了過濾懸浮物質,也散播特定氣味的芬多精(泛稱植物二次代謝物),依樹種不同,各有殺菌及振奮精神的效益,又被稱為「空氣維他命」。
日本對森林療法有這樣的定義:「在有完善規畫的森林環境中,透過嚮導解說,以身體的五感去體驗森林及大自然,並感受森林生命力,達到恢復身心健康的狀態。」日本森療大師上原巖建議將預防醫學的概念放進森林療法中,並將之更名為「森林保健」。
二○一○年,陽明大學教授林一真接受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的委託,與馬偕醫學院申永順及中興大學森林系副教授廖天賜一起在太平山進行為期三年的森林療法研究,證實森林活動確有調節自律神經及增加心肺功能的生理效益。
林一真將森林療法另名為「森林益康」,說話聲音輕柔,具催眠效果的她告訴我:「森林益康其實是一個光譜,從一般人及亞健康者的身心保養,到有疾病或特殊障礙,需要專業心理及醫學協助照料者,都可以納入森林療癒的範圍內。」
台灣森林保健學會是目前推廣森林療癒最積極的民間組織,現任理事長也是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的袁孝維表示,學會在登記成立之前,曾因名稱中有「療癒」二字,而被內政部認為涉及療效,退件將近十次,之後才更名為「保健」學會。
袁孝維無奈地表示,也有人希望將「療癒」更名為「療育」,結合環境教育,希望能減低對醫療效果的想像與承諾。「在國外『Therapy』這個字眼,倒是從未被質疑過。」她因此再次強調,森林療癒是一種輔助治療,並非替代性治療,最重要的功能是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目的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而非治療疾病。
森林療法,其實也是一個跨領域的專業集合,範圍相當廣泛,囊括了森林科學、醫學、心理學、解說訓練等不同專業領域,園藝治療一般也被納入。在南投蓮華池的一場森療培訓課程中,又出現了「林園療育」這個名詞。在論述這項森林療法之前,首先在名詞上就面臨了一個不知該如何下筆的窘況。森林浴、森林療癒、林園療癒、森林保健、森林益康、森林康養(中國稱之),讓人無所適從。以及森林療法須透過嚮導引導,到底該稱之為森林嚮導、指導員、陪伴員,還是療癒師?名詞上的莫衷一是,也顯示出這個領域既新又舊,仍有許多未定的變數。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夕照下的林間光影。阿里山上不再行駛運材火車的鐵道,今日轉化為可進行身心療癒的森林浴步道。
[Not a valid template]↑ 空拍下的十字社區,為大伐木時期阿里山重要的山村,從嘉義市區上山抵此,全程需三小時,沿途林相多變,是另一種森林慢遊的選擇。
[Not a valid template]↑ 森林療法五花八門,透過接近自然,達到自我修復的目的。沐浴在芬多精、負離子環繞的溪頭森林裡,偷閒在木吊床上,得一好眠勝千金。(攝影/謝佩穎)
[Not a valid template]↑ 花蓮富源社區結合該地的森林、溪流、溫泉及動植物生態資源,進行一場森林療癒活動,學員們安心地躺在大地母親的懷抱裡。
[Not a valid template]↑ 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裡的五感體驗活動。閉上眼睛,將手搭在前方同伴肩上徐徐前行,試著打開眼睛以外的感官,去覺知世界。
[Not a valid template]↑ 新竹一處整齊的柳杉人工林,小朋友正學習使用樹木測高器來衡量大樹的高度,親子自然觀察。
[Not a valid template]↑ 小笠原山上的觀日平台。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以上,林地面積總共兩百一十九萬公頃;森林,曾經是伐木的林場,今日成為心靈療癒的道場,為我們開出一帖健康的處方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