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夏日的綠川、柳川,有那麼一點印象派。縱使河川的尺度不及莫內畫筆下的塞納河,但柳樹下款款舞動的微風,沿著堤岸走下河道的行人,河心上驀然飛起的白鷺鷥……,點點滴滴,都讓水泥叢林般的城市,散發著一股怡人的氣息。
近年的台灣,比綠川、柳川更早投入河川景觀化的案例,有新北市新莊區的中港大排,前後期「發表」的,有台南的竹溪、豐原的葫蘆墩圳、桃園的水汴頭等,然而能夠引發全國性熱議的,卻只有位在台中的綠、柳川。究其原因,除了兩者都位處人口密集的市區外,對當地居民來說,它們的before與after,當中巨大的反差,也是它之所以令人驚豔的原因。
今年七十六歲,曾任正聲廣播電台主持人的林永祥,見證了綠川每一次的變化。他說,自己從小住在距離河畔僅五十公尺外的第一市場(今東協廣場前身);因為媽媽忙於麵攤生意,他每天都是和市場裡的其他小孩,跑到清澈的綠川裡抓魚、玩水,摸蛤仔兼洗褲。
「但人口增加後,綠川的水質也漸漸有了變化。」來到東協廣場前的河段,林永祥深埋於腦海中的記憶,也像波瀾微興的水紋一樣,被輕輕攪動,泛起陣陣漣漪。
他表示,國民政府來台時,落腳台中的部分移民,因為初來乍到,無可容身之處,只好在兩岸搭起高腳屋,形成獨有的河上風景。
民國六十年代起,台灣經濟快速起飛,環繞著綠川發展的台中舊市區(今中區),除了有日治時期就存在的火車站、台中公園、客運總站外,著名的千越百貨、豐中戲院、建國市場,以及市場外成百上千的流動攤販也相繼出現;不管是建物排出的廢水,殺雞宰羊的肉渣,小吃攤的殘羹剩餚……,最終,全都流進了河腹裡!
「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光是站在幾公尺外,就聞得到一股惡臭。」林永祥下意識地皺了皺鼻子。加上汽機車暴增,為了馬路與停車場之需,綠川加蓋了更多的河段;從此,就算腐臭的氣味依然縈繞不去,但當一條河川脫離了人們的視線後,不久,也將脫離人們的生活與記憶。
人河三部曲
事實上,綠川的例子,正是台灣多數城市河川的縮影。在聚落發展的進程中,最初一定是逐水草而居,取河水飲用、灌溉,或仰賴河川航運之便,進行交通、貿易。
進入下一個階段,當人口在河川的滋養下增長,對土地需求日殷,像台中那樣與河爭地的情況,反而成了「自然」現象。人口密度比台中更高的台北市,曾經有過的水域空間之大,恐怕是現代人所難想像。一度是湖泊的它,在湖水退去後,盆地裡滿是淡水河大小支流所形成的沼澤。
漢人移民來台,將沼澤變成埤塘,自然河水引為人工水圳;日治以降,對現代化建設的追求,讓他們動手將舊有的河道、水圳、埤塘等,紛紛抽乾、一一填平。
一如舒國治在《水城台北》裡所說的,「……這幾十年來台北的成長工作,其實是把這盆子裡還剩的一泓淺水給倒倒乾淨……」今天台北市的民生西路,過去是雙連埤;和平東路是龍安陂;松山是永春埤……。精華區段如大安路、永康街和延吉街,都是由瑠公圳支流所改建。
繼加蓋與填平後,台灣夏天多颱風,五至九月間,常是暴雨肆虐的汛期。為了防洪,大城小鎮裡的河川,被迫進一步接受了各式各樣的手術。
「最常見的是透過截彎取直,讓雨水無法堆積在河灣,造成氾濫;基隆河就是這樣。」台北市水利工程處處長陳郭正,像一名外科醫師般,侃侃而談手術的細節,「其次,將自然河道改造成矩型或T型,鋪上混凝土,利用它表面光滑的特性,就能在雨量多時,達到迅速排洪的目的。最後,為了保障民眾的身家財產,釜底抽薪的方法,是蓋更多、更高的堤防。」
根據統計,光是台北市的堤防,總長就達一百零九點一公里,相當於中山高速公路從基隆到頭份的距離。而隨著台北的降雨量已大幅超過上一世紀的平均值,堤防高度也依地形不一,約在六至二十公尺之間。
至此,我們成功地把水圍堵在城牆外,卻在不知不覺中,也自困於一座只剩下柏油路面、鋼筋水泥,乃至是玻璃帷幕所共構的圍城裡。
但物極必反,就在人們歷經了倚賴、恐懼、百般「提」防的水循環後,返水、親水、「正對河景第一排」,成了許多人內在的新渴望。特別是,在台灣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住在都市的前提下,如果連綠川、柳川這樣市中心裡的河川,都能從一條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溝,搖身一變成為過往城鎮裡,一方少見的流動、開放、透露些許涼意與綠意的公共空間,那其他散布於各地的河川,豈不該更有機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從天空俯瞰穿過台中中山柳橋的柳川,高樓環伺下,由河道、步道、綠帶構成的空間饒富都會氣息。但生硬的人工河床,遠不及自然的蜿蜒樣態柔和有致。
[Not a valid template]↑ 兩名在柳川浣衣後要返家的少女,身後的背景,是當時柳川邊常見的吊腳屋。(圖片提供/林全秀,攝影/林權助)
[Not a valid template]↑ 入夜的綠川,河水映照燈火,又是另一番風情。
[Not a valid template]↑ 沿河自行車道,是近年常見的河岸設施。桃園南崁溪畔父子悠閒騎車,其後藍色警告標語,提醒人水之間不必全然隔絕,卻需如跳恰恰般,彼此有進有退。
[Not a valid template]↑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基西米河,是世界少數經截彎取直後,應地方居民要求,重新截直取彎的河川。(圖片/達志/shutterstock/Thomas Barrat)
[Not a valid template]↑ 沿舊竹塹迎曦門修建而成的新竹護城河,河畔公園市民悠閒散步;公園外成排的商店、咖啡館,增添城市河川獨有的情調。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