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李東明
印尼雅加達大都會區到底有多少人口?根據二一〇八年世界都會區人口統計(Demographia World Urban Areas,14th Annual Edition:2018)顯示,日本東京—橫濱(Tokyo-Yokohama)都會區依然以將近三千八百零五萬人口數,名列世界最大都會區,比二〇一六年的三千八百萬增加了五萬人;印尼雅加達都會區則以三千三百二十七萬人口緊追其後,但比二〇一六年的三千一百三十萬增加了九十七萬人。雅加達大都會區光是二〇〇〇年到二〇一〇年,就增加約七百萬人口,因此專家們預估雅加達二〇三〇年將有機會躍升為世界最大都會區。
雅加達:大榴槤首都
雅加達大都會區的涵蓋範圍,除了雅加達首都特區(Daerah Khusus Ibukota Jakarta,DKI)外,還包括周遭的許多衛星城市,如西邊的丹格朗(Tangerang)、南丹格朗(Tangerang Selatan)、社鑾(Serang)與奇里貢(Cilegon);東側的勿卡西(Bekasi)、卡拉旺(Karawang)與普哇卡達(Purwakarta);南方的德博(Depok)、茂物(Bogor)與蘇卡布米(Sukabumi)等縣市。其中的五個核心都市Jakarta、Bogor、Depok、Tangerang、Bekasi合併簡稱Jabodetabek。
雅加達首都特區的人口數,比較準確的講法是白天約一千二百萬,晚間上班族返回市郊後,實際居住人口約一千萬出頭。以現有的都市發展空間,以及錯綜複雜的政治與都市管理問題,執政者真的很難讓一般市民直接感受或相信,他們有能力為全體市民創造出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大環境。
無所不在的堵車、無法預期的水患、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違章建築、垃圾、各種汙染與貧富差距等問題層出不窮,因此市民最期待的就是有機會選出好管家,讓雅加達有機會蛻變成為印尼、甚至東南亞地區最理想、最值得自豪的城市。
現在的雅加達,還有點兒像印尼的土產榴槤,乍看之下,外表遍佈硬刺,難以親近。如果身在其中的居民沒有足夠的好奇心,試著下刀切開令人生畏的果刺,就沒機會看到裡頭豐美的果肉,更聞不到她的獨特氣味;如果再沒膽識品嚐一口,根本就不可能體會她的原汁原味。因此,有人將大榴槤(The Big Durian)名號封給雅加達,確實傳神之至。
混血新族群
雅加達的發展歷史相當久遠,但目前所知的印尼三百多個族群中,雅加達的北大維(Betawi)族群,卻是一九三〇年代才正式被命名的雅加達新原住民族。
一六一九年佔領原屬巽他族人領地的荷蘭人,為了殖民建城,又苦於無法借重被打敗的巽他人,因此除了從歐洲招募人手外,更無所不用其極的從亞洲各地強徵或強擄各色種族人,送進雅加達協助建城。
這一群群被當成奴工對待的人種,包括華人、馬來人、阿拉伯人、南印度的摩爾人、孟加拉與斯里蘭卡等地原屬葡萄牙人奴隸的馬爾迪吉基斯黑人、南蘇拉威西的布吉士人與望加錫人、峇里島人,以及少量的爪哇人與巽他人等。
最特別的族群中還有台灣原住民,尤其是荷蘭人清剿台灣小琉球島上原住民後留下的一百七十二名活口順民,以及荷蘭人為了完全掌握香料來源而屠殺香料群島的班達人(Bandanese)後,倖存留下的部分當地原住民,也一骨碌的送入巴達維亞當奴僕苦力,這一批批遭受無情對待的各地族人,他們都曾經含著眼淚為雅加達的早期成長過程,扮演過難以抹滅的角色。
這一群群異鄉遊子與當地原住民結合,經過世代不同種族的通婚,逐漸在雅加達這片土地上繁衍子孫,並開枝散葉形成新的混血族群。
一九三○年代,荷蘭殖民印尼政府終於在人口普查中,正式將這批與巴達維亞大熔爐一起成長的混血族群命名為北大維。
印尼獨立建國後,雅加達成為首都,也成為全印尼各地民眾嚮往的謀生之地。強勢族群人口的大量湧入,不但稀釋了北大維族人的份量,也逐漸將比較弱勢的族群擠出城市的中心地帶。現在的雅加達首都特區人口中,主要族群分別為爪哇人(百分之三十五)、北大維人(百分之二十八)、巽他人(百分之十五)與華人(百分之六)。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Transjakarta(左方黃頂公車)是印尼重要的大眾運輸,以公車專用道運作。
[Not a valid template]↑ 山口洋慶祝元宵十五暝的系列活動,已逐漸塑造山口洋成為印尼「十五暝」,也就是客家人「正月半」最耀眼的一個亮點。
[Not a valid template]↑ 峇里島的阿貢(Agung)火山是當地印度教徒心目中的聖山。
[Not a valid template]↑ 峇里島四面環海,有優越的自然環境及海天美景,島民們喜歡在早晨,站立於海浪中釣魚,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展開美好的一天。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