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湯琇婷(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與野生動物擦身而過的經驗。可能是穿梭樹梢間的松鼠,可能是飛掠頭頂的不知名鳥兒。但不知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情景?一隻野鳥從空中栽下,躺在馬路邊,無力起飛,這時的你是茫然經過,任自然法則如常運行,還是你一時不忍,俯身介入那落難人間的生命?
出手救助與我們無干的生命,是人道精神的展現。但在這表象之下,野生動物之於我們的意義為何,沒有幾個人有答案。於是,「救傷野生動物」成了自由心證的命題,要不要救,無關對錯,無關責任。
只是,牠們的生命,牠們的苦痛,真的與我們無干嗎?
從救傷現場找答案
南投集集鄉間,陰暗的老舊宿舍內,日光燈點亮狹小的療養房,三、五人圍繞著一隻穿山甲,略小的體型和懵然稚氣的模樣,看得出仍是個孩子。受驚的牠本能捲起身體,大夥兒把握時間分工合作,攤開身驅、測量形質,仔細記錄小穿山甲每一筆的成長數據。幾分鐘後,小穿山甲退場,換上另一隻體型約兩倍大的穿山甲,準備進行灌食。獸醫師將長長的軟管塞入穿山甲的身體,一端接起盛裝流質食物的注射筒,緩緩地把食物推送到牠胃裡。
「牠們是母子,小朋友還在喝奶,但媽媽不太吃東西,身體虛,才需要灌食。」在我身後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以下簡稱特生中心急救站)副研究員詹芳澤輕聲解釋。一人吃、兩人補,天經地義的道理。好在幾個月觀察下來,小穿山甲身體發育一切正常,體重也穩定增加。只是媽媽較難適應圈養環境,照養員從野外摘回穿山甲最愛的蟻巢,添加在原有人工改料中以刺激食慾,牠卻提不起興致品嘗。
野生動物生性敏感,穿山甲格外如此,習於棲息地洞的牠們,來到人類世界,周遭一絲一毫不尋常的聲響、震動、亮光,都是打擾。儘管已特意挑選了安靜陰涼的臨時棲所供其休養生息,仍遠比不上野外的家自在。
根據特生中心急救站十多年來累積的資料,穿山甲的救傷數量近年不斷攀升,去年更擠下東亞家蝠,躍上哺乳動物救傷數量的第一名。受傷原因大部分是被捕獸鋏所傷或遭野狗啃咬,即使傷癒,失去前肢和大截尾巴的個體,活動與覓食能力大幅受損,幾無可能再回到野外。還有一些情況是人誤判牠們受傷而將其帶離野地,就如那隻穿山甲媽媽,正是在懷胎之際被人撿起,生下孩子後,再輾轉後送到特生中心急救站安置療養。
不只是這裡,台灣不少野生動物救傷單位近年受理的數量也呈上升趨勢,數字的背後可能源自多重因素:動物棲息環境受威脅、野外族群量增加,抑或是救傷通報系統推廣有成。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的救傷原因都與人有關──人有意或無意的行為,竟成了野生動物的生命中最難跨越的難關。
詹芳澤從一九九八年來到特生中心急救站擔任助理研究員,那時全部的人員編制不過兩人,具獸醫學專業的他也得站在第一線為動物看病,工作場景宛如家庭式診所。如今急救站規模大上許多,不僅擁有現代化的醫療硬體設備,負責醫療照養的人員也有十幾名,已然全台之最,然而救傷數量一年達五、六百隻,仍是不小的負荷,尤其每年五月「旺季」來臨(時值繁殖季,動物數量增加,活動力旺盛,出意外或被人發現的機會自然就高),工作人員更得繃緊神經、嚴陣以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牠們告訴我們的事】
以陸生動物的救傷而言,成功野放的比率約五至六成;海洋動物方面,海龜七至八成,鯨豚則僅有一成左右。
但救傷的目的,除了是幫助落難的野生動物重返生活軌道,在嘗試了解動物傷病原因的過程中,人們也得以一窺牠們在野外的生存現況、深入了解牠們的生理和行為特性,甚至因此發現新的物種,有不少鯨豚例如大村鯨(Balaenoptera omurai)就是在研究擱淺個體後進而發表為新種,我們也是從歷年救傷的海龜才了解台灣海域有哪些物種的分布。這些動物有時也能警示人們周遭環境發生的問題,如鯨豚身上累積的高濃度奈米銀或多氯聯苯等汙染物,有朝一日也可能反饋到人類己身。
在救傷與研究之餘,這些動物也扮演了教育人們的角色:獸醫師從每次醫療的經驗不斷修正方法、增進日後救援的效益;回不去的殘疾動物大使,或是死亡個體製成的標本,則讓大眾有機會親眼見證牠們的苦難,種下關懷、反思與改變的種子。
[Not a valid template]↑ 中華鯨豚協會祕書長李宗翰自稱標本狂熱份子,他向參與鯨豚標本製作的志工介紹海豚尾鰭標本細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隻大冠鷲正於特生中心急救站中的訓練籠舍進行練飛,其必須完成來回十趟、共六百公尺的持續飛行。(攝影/鄭琪叡)
[Not a valid template]↑ 狹小的公寓房間內,猛禽救傷站獸醫師王齡敏正為一隻大冠鷲伸展翅膀,檢查關節能否正常開張。
[Not a valid template]↑ 數十年前,不時有人進口幼年紅毛猩猩當寵物,長大後囿於狹窄籠舍甚或遭棄養,進而被送到屏科大收容中心永久收容。
[Not a valid template]↑ 領角鴞因全身多處骨折無法野放,留在特生中心急救站當動物大使,透過與大眾近距離互動,發揮保育教育的價值。(攝影/鄭琪叡)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