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
資料來源/英國皇家外科學院圖書館
一八六六年六月,年僅二十一歲的蘇格蘭醫師萬巴德(Patrick Manson)抵達打狗(今高雄),他受雇於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負責診療外籍人士,為政府提供當地的衛生醫療資料。萬巴德也和馬雅各(James L. Maxwell)醫師合作,為住在港口附近的歐洲商人以及本地居民提供私人的診療服務。一八六九年一月,馬雅各移居台灣府(今台南),並掌管長老教會的診所。
由於萬巴德懷疑蚊子是瘧疾的病媒,於是開始研究血絲蟲。這段時間只要一有空,萬巴德就會走訪內陸丘陵地區,他曾在萬金庄(今萬金)附近遇見一位具有白種人特徵的年輕男性原住民。萬巴德認為這位原住民帶有些許荷蘭人的血統,並且天資聰穎,於是將他帶回教會醫院,提供他醫學教育。
某天,卑南部落(今台東)女族長的兒子為了向萬巴德求診,特地翻山越嶺而來,萬巴德清楚記得對方病癒後的感激之情:「前往卑南的路途雖短,但路況極差,得花十天的時間跋涉。因此,每次只要我去拜訪他,他就會派給我多達兩百人的護衛隊。」
診所在半年內醫治了一千兩百名病患。他們多半來自打狗北、東、南方圓二十英里內,根據首份醫療報告,多數人是為了求治間歇熱和弛張熱、眼疾、慢性風溼病以及梅毒而來。「去年冬天,醫院裡有位來自東部的原住民病人,他罹患了第三期梅毒,病情已經不可能大幅改善。他在去年夏初回診,待了兩個星期,離開時還打算幾個月後,能在妻子和族人的陪同下再度回診。」從病患的描述來判斷,他的族人也罹患了相同的疾病。這些病人通常對醫師心懷感激,也樂於接受手術治療。
一八七二年,萬巴德前往廈門繼續行醫和研究熱帶醫學,並帶著他的原住民學生隨行。由於研究有成,萬巴德又被尊稱為「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的弟弟萬大衛(David Manson)同樣在愛丁堡大學受過教育,接替了兄長在打狗的醫療工作。萬大衛醫師在第一份醫療報告中的「意外事故單」裡,記載了一名雙手被甘蔗榨汁機碾碎的男子,他在斷手後的第三個星期來到診所求助,「病人緊閉牙關,前臂中央施行截肢手術。」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梅醫師的外科醫療團隊。當時的中醫傳統不允許解剖,梅醫師發起西方醫學教育計畫打破禁忌。
[Not a valid template]↑ 清朝官員與國外外交人員在天津觀看閱兵。為了推廣醫學教育,梅醫師至天津向李鴻章提交「單架分遣隊」的構想。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