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81

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全世界的平均壽命已經到達六十五歲(台灣則為七十六歲),相較於百年前的四十歲不到,全歸功於近代公衛與醫技領域突飛猛進的發展結果。更有科學家樂觀的估計,未來一百年間,人類的平均壽命將可高達一百五十歲。在追尋長生之夢的原動力下,有複製與再生功能的「幹細胞」研究,則躍為新世紀生技醫學的主流之一。

《經典》著手進行「幹細胞」專題報導時,撰述童貴珊抱著一堆書籍與文章頻頻皺眉,老是抱怨著愈看愈不懂,於是與編輯鄭吳富倆研究如何從一堆醫療與學術的專有名詞中,遍訪國內各頂尖研究團隊,篩釋出不會讓人望文止步的文章,成為他倆採訪的第一項要務;而攝影的搭配更是煞費苦心,冰冷的實驗室裏,如何創造出吸引讀者目光且又有解讀意義的作品,亦是高難度的挑戰,最後再佐以精巧的插畫安排。這一篇「再生.複製.幹細胞」專題涵括了台灣幹細胞的研究、幹細胞與人類未來,與胚胎幹細胞的倫理道德爭議等篇章,期望能給予讀者可讀性與易讀的感受。

緬甸是這次《比鄰亞洲》探索的新專題,對文稿召集人潘美玲與攝影杜志剛來說,到軍政府統治下的緬甸採訪,挑戰性原本就不低;他們更擔心,曾密集旅行當地的我,會不會不滿意他們的報導。首都仰光的緬文原意為「危險結束的地方」,四十年來的極權、兵燹,將原本擁有沃土、資源的緬甸,終至淪為世界極貧窮國家,因其強烈的落差、對比,我們將之定名為「濃蔭 仰光」,亦是由於採訪中著實體會冀求民主自由的緬甸百姓,彷如深處陰暗之仰光。另則攝影杜志剛採訪期間被狗咬傷,在他形容因為定時注射狂犬病疫苗而出現的暈眩,與擔心感染狂犬病的潛在憂慮,竟與當地封鎖、監視的統治產生一種相關連的情結。實際上這篇報導誠屬佳作。

另外必須一提的是,截稿前忽聞老攝影家楊基炘的去逝,《經典》決定以他生前結輯的「時代膠囊」一書為本期書摘,尊崇他曾為台灣留下一幀幀美好的歷史影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