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洪婉恬(經典雜誌執行編輯)
圖片提供/經典雜誌
猶記得第一次翻閱《經典雜誌》時,我一頁接著一頁翻過,快速瀏覽過圖說,整本雜誌翻完後,便迫不及待重回甫存放心裡第一名的篇章開始讀起內文。進到雜誌社工作後,才發現當時身為讀者的自己,已不知不覺落入故事的「圈套」,而當下自然走進故事的閱讀感,原來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
從紙張的選擇開始,《經典》就引領著讀者一步一步踏入美麗陷阱之中。打上亮光的封面,在放眼望去圖書館架上的數本雜誌中,落地窗的光線特別容易經它反射到眼裡。內文的紙張選用,讓色彩得以最飽滿地呈現,從晴空的蔚藍、淺礁的水藍到海底的深藍,單單一個藍在同張畫面裡,就有鉅細靡遺的多層次表現,眼前所見的視覺饗宴,讓人彷彿有抵達現場般的親眼所及之感。
再來是圖片的編排。對於那些從未企及的「遠方」:四千公尺的青藏高原、飛越半個地球才能抵達的南美洲、地球軸心兩端的南北極、海面下數公尺的水底世界,這些地圖上的名詞,都只是白紙上的黑色墨水,一直到了看見畫面,才對這些「遠方」有了想「像」。《經典》透過大約二十張組圖的方式,雖不能百分之百傳遞遠方的模樣,但透過圖片的挑選與編排,仍在讀者腦海裡建立了初步想像,讓遠方不再那麼陌生;讓專有名詞,成了富有圖像連結的故事。
而靈魂般存在的,是攝影圖片本身。四比三的方格之中,一張又一張具體化了無限想「像」,攝影它凝結了事件的發生也所謂歷史一刻、傳遞了另一時空的人事物也可謂新聞、精簡了千言萬語成為一幀圖像。方格之內可以是美景、是議題、是新聞事件;或是一個觀念、一則資訊、一個攝影師想說的故事。無限的「像」展現在方格之中,也正是這些精采且富魔力般的「像」吸引著眼球一頁又一頁閱覽下去,彷彿誘人的糖衣般喚醒了沉睡的好奇心,讓人一步步踏進故事中,開啟了對世界的認識。
本書集結了《經典》社內十位攝影師、五位特約攝影師,獲獎過的、精采的經典之作,由攝影師親述攝影當下的所見所聞所感、拍攝心法、跨國專題的製作點滴等等鏡頭後的花絮小故事。在按下快門那一秒,前前後後下了多少功夫?要怎麼準備?如何培養攝影眼?也在攝影常見問題中一一揭露。
截稿週外的時間,《經典》撰述和攝影就出外四處採集,好比蒐集食材般,回家後與美編同心協力進入「做菜」流程,將食材洗滌淘選、依性質選擇煎炒烹炸、擺盤、上菜,若用火熱的中式廚房來形容截稿氛圍,這在總是如火如荼趕工的截稿週上實不為過。本書第二部分,分享截稿週的雜誌作業生產:由美術指導邱宇陞詳述經典版型編排、資深攝影劉子正按步驟講解如何使用數位暗房Photoshop補足相機所攝與肉眼所見的光線差異,並聯訪社內同仁與印刷廠業務了解更不為外人所知的印刷過程,希望讓總是「品嘗佳餚」的《經典》老饕或對雜誌編輯有興趣的讀者,也有機會一探幕後工作流程與花絮。攝影的魔力讓人著迷,得以完美呈現,全有賴於編輯線上的精心製作與品質堅持,我想,這就是《經典》之所以經典的原因。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王志宏
學經歷:
-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 曾任《大地地理雜誌》攝影記者、自由攝影師
- 現任《經典雜誌》總編輯
王志宏,《經典》總編輯,或可稱之為:攝影理想的實踐者。對二十年間訂閱雜誌的讀者們來說,他重新定義了閱讀的方式;翻開雜誌,不再只有長篇幅、占據多數版面的純文字書寫,更多的是吸引讀者第一目光的精采組圖。
有別於其他雜誌,除了深度的文字報導,《經典》強調攝影圖片的故事力量。一九九八年創刊,至今總計獲得金鼎獎三十八座,其中最佳攝影獎就占了十一座;也囊括各大新聞攝影獎項,包括吳舜文專題新聞攝影獎、卓越新聞攝影獎、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台海新聞攝影大賽金浪獎。王志宏藉由《經典》實踐攝影理想,聯袂紀實攝影愛好者,透過一組組的多張深入精采照片,帶領讀者深入每則故事的核心。
高中的攝影啟迪與大學時的自學,他了解攝影可成為他一輩子與之為伍的興趣甚至是工作;畢業後先於《大地地理》擔任攝影記者,四年間至歐洲獨立製作專題,累積了各種採訪、拍攝、編排版面的經驗,而比起發展先進的國家,王志宏更是熱愛探索未知領域。
擔任自由攝影師九年的時間裡,曾深入發展中的東南亞各國、長年冰封的南極、幅員遼闊的中國邊疆、更踏上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青藏高原,花費五年的時間完成專書《在龍背上》,這些都成為他之後領軍《經典》的重要資糧。
曾擔任攝影記者與自由攝影師的實務經驗,讓王志宏反思攝影在媒體中扮演的角色為何?
他認為,攝影記者的價值不該只是配圖,應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對於平面媒體的製作人員來說,王志宏期許《經典》能成為攝影記者展現圖片與觀點的舞台之一,也期許自由作者得以擁有良善的露出平台,讓優質作品被看見。
透過約二十張圖片,六千字文章,這是報導者須至少花費一個月在現場與資料蒐集的採擷時間,在講究輕、薄、短、淺的網路與社群媒體時代,乍看之下是背道而馳,王志宏卻篤定地說:「時間是了解事實的最重要工具,好照片與好文章都需要時間的蘊釀,《經典》在有限資源下給予報導者寬容時間來深入觀察,是期望能成為華文媒體的真正經典!」
[Not a valid template]↑ 難民的希望
歐美聯軍對阿富汗的戰爭,造成數以百萬的難民流離失所,直到二〇〇二年初戰爭仍未停止,隨著聯軍在軍事上的逐步進展,國際援助相繼湧入。慈濟基金會奧援阿富汗北部的某處難民營,但因局部戰爭爆發導致公路受阻,大雪中鵠候救援物資的難民,期盼的眼神莫不希望運送糧食的卡車群能儘快出現。
(2001.12,阿富汗 撒馬干省 艾巴克市郊)
[Not a valid template]
蕭耀華
學經歷:
- 澳門出生,香港長大,求學台灣
- 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
- 曾任《大地地理雜誌》攝影、《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 現任《慈濟月刊》攝影召集人
「每次講他們的故事,對我來說,都是自己的故事。」蕭耀華說。
在貴州,一名男子的住家,用「家徒四壁」也不足以形容他的貧困,因為他家連面牆也沒有。這讓蕭耀華想起十多歲時,父親說當年窮到差點跳海。蕭耀華端詳著螢幕裡頭那位貴州男子的家,才理解:「原來真的有人窮成這樣。」
在北韓,他看見一位大媽拿著一碗粥,臉很苦。他想起了母親曾說過的四○年代日本侵華事件,澳門因人口大量湧入而缺糧的日子,那時買糧食須分三條隊伍,每天抽籤,只有抽到的那條隊伍有糧買;若沒抽到,母親只能和弟妹們抱在一起大哭。看著北韓大媽,「我才知道媽媽當時的心情。」蕭耀華說。
「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沒經歷過逃難,不曾沒飯吃,當時怎麼聽得進去?」但因深入現場的拍攝工作,親眼目睹的貧苦畫面,喚醒蕭耀華腦海裡父母親說過的四、五○年代。那些曾發生在雙親身上的事情,彷彿顯現在六十年後的今日,「有同感,攝影才比較容易。」他說。
他認為拍攝人像並無所謂的公式,而是取決於兩人的互動關係與被攝者的個性問題。他說:「攝影對我來說是結果論。」只要能拍到要的效果,不限定用什麼樣的器材。更好的是,讓被攝者感受不到相機的存在,才能沒有壓力,「抓到最自然的一面。」蕭耀華說。
在勞動階層家庭出生的蕭耀華,十四歲時舉家從澳門遷移香港。年少的他,做過成衣工廠童工、一週工作七天的茶樓小弟;到沖洗店打工,第一次接觸到攝影,好奇攝影「為什麼可以把時間定下來?」而深深被吸引著。
就讀夜間部時,白天兼兩份工作,發報、送印刷零件,空閒時拿著自己攢錢買的第一台相機拍拍照。但因地狹人稠,只能偶爾租用社區暗房洗照片,尤其在底片的年代,清貧的家境更讓攝影成了奢侈的興趣。直到抵台就讀政治大學加入攝影社,才開始大量接觸攝影。
晃眼一過,攝影之路已經走了三十年,「或許有些事情已經遺忘,但拍下來就是歷史,不論好事、壞事、惡劣的、危險的,攝影替你把歷史留下。」蕭耀華說。
[Not a valid template]↑ 聚焦近因遠果
北韓平壤一所中學的電腦教室內,書桌上放著幾塊木板模擬鍵盤,供學生學習電腦操作用。限於經費和政策限制,以及其他不足為外人道的理由,電腦目前在這個國度裡,不算普及。儘管如此,卻不要小看這國度的科技,特別是國防科技──為了國家安全和民族尊嚴,這國家可製造出能擾亂國際秩序,讓美日等先進國家束手無策,致命的火箭飛彈。也許,這一切就是由這幾塊木製鍵盤開始的?利用鏡頭的大光圈淺景深原理,讓觀者視覺得以集中在眼前那兩塊木鍵盤上。 (2011,北韓 平壤)
[Not a valid template]
安培淂
學經歷:
- 義大利出生,旅遊過上百個國家
- 定居台灣至今二十年
- 現任《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十四歲起旅行歐洲各國,十八歲第一次旅行歐洲以外的國家摩洛哥,十九歲第一趟長途飛行至印度,在尼泊爾因為沒錢把全身家當擺攤賣了,包括腳上的鞋子和人生第一台相機。「我只有一件事想做,就是旅行。」安培淂說。
二十一歲,同齡的男人都在當兵,他卻坐進一輛由伊斯坦堡啟程、搖晃得厲害的貨櫃車裡頭,前往富有靈性的佛教聖地印度。心靈的追求在印度得到滿足,對旅行的渴望卻未曾消退,回到義大利數月後,隨即往亞洲出發,途經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泰國、緬甸。
便車之旅過境的巴基斯坦令他印象深刻,二十三歲時買下一張荷包剛好足夠負擔的來回機票,飛往當時烽火連天的巴基斯坦。宵禁的每個夜晚,他與戰地攝影記者們爬上旅舍屋頂,看著阿富汗邊境的砲彈在眼前劃過來又劃過去,「很危險,但是年輕的我感覺不到。」安培淂笑著說。
與戰地攝影們的終日相處,讓他思考將熱愛的旅行與攝影興趣結合的可能,他決定往紀實攝影師的方向邁進。二十五歲,從希臘前往曼谷、新加坡,沿著陸路到馬來西亞,在澳洲停留兩年,一邊打工存錢添購器材,一邊琢磨攝影技術。
二十七歲,時值緬甸鎖國,他跟著泰國游擊隊進入泰緬邊境,在叢林裡跟拍游擊隊一個月。未料在轉往日本的途中,於香港旅舍高燒不退,在加護病房昏迷了八天,沉睡醫院將近一個月。
回到義大利,在攝影導師的建議之下舉辦了叢林攝影展,在一位觀展的女性牽線下結識米蘭的圖片代理商,正式成為一名自由接案的攝影師。
在家鄉待了數月,才大病痊癒,他又踏上旅程,前往越南、寮國、中國。三十歲時,決定落腳地理位置與機能都便利的台灣,拍攝亞洲專題寄回歐洲。
進入《經典》至今十八年,走過的國家超過百個,「是旅行啟發了我的攝影,而攝影啟發我的下一趟旅程。」每一趟旅程,安培淂都會帶著一台照相機,他自學、不斷地練習、積累經驗,「這絕對是拍出好照片的關鍵。」他說:「攝影和旅行就是我的生活,就像空氣和水一樣。」
[Not a valid template]↑ 定格動感
這張照片採用「搖攝」,我在很慢的快門速度之下搖動鏡頭,而成功的搖攝需要身體移動的速度和快門時間都落在正確的速度上。如果想要定格出照片的銳利度,一定要使用閃光燈,且搖動的方向必須和被攝主體的移動方向一致。具有動態感的照片更加傳神,同時富有藝術感的吸引力。
(2008.8.9,印尼 西巴布亞)
[Not a valid template]
劉子正
學經歷:
-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 美國雪城大學藝術攝影系
- 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
- 現職《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如果說我的照片和別人不同,因為我會去『經營』一張照片。」劉子正說,《經典雜誌》給予攝影師的製作時間少則兩週,多則一個月,比起其他媒體,更充裕的時間讓他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這是我很感謝的。」
「第一次去現場後,我會思考如何讓照片不同,」早上或下午、有人或沒人、受訪者的參與等等,在同個畫面之下,不同的元素組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在腦海裡思維,把結構摸索清楚,「再次回到現場,等待事件發生。」這是劉子正所謂的「經營」。「你願意等,可能就會有好照片。」他說。
劉子正自陳是屬於勤能補拙型的攝影師,回想起學生時代選擇淡大傳播的原因,是基於當時的媒體盛況;畢業後,媒體榮景卻不復以往。
找不到攝影工作的他,先從雜誌編輯當起,後來到《商業時代》雜誌才擔任攝影,不料卻在三個月後無預警被辭退。「因此我一直很有危機意識,想辦法加強攝影技術。」
三十歲時,申請到美國讀書,「出國改變了我的人生。」他說。在學校,每週一次的評論課,二十幾歲的同班同學總能說出富有見解、論理的評論,讓劉子正驚訝於東、西教育體系下,學生素質與資訊落差如此之大。
每月截稿週,劉子正與攝影同仁,經常在螢幕前耗上一天,反覆修正即將出刊的照片色彩,同時也是經典攝影最重要的作業環節之一。
「後製是錦上添花。」劉子正認為,後製不只能讓攝影師想傳遞的訊息更加明確,也關係到刊物品質;台灣出版業的編輯室,普遍缺乏對色彩的概念和後製的重要性,不太花時間做色彩校正,「出版業品質一直無法拉起來,對後製知識的不足有很大關係。」從小就認為自己會做影像相關工作的劉子正,結合了興趣與工作,目前也擔任攝影課及工作坊講師,他說:「我們活在永不停止的時間河流裡面,攝影把河流一小塊擷取出來;長時間下,攝影讓我們看出之前、之後的差別。」
[Not a valid template]↑ 披著國旗的男孩
有時候,攝影師想方設法也拍不到一張好看的照片;但有時後,命運的安排卻超乎攝影師想像。二○一○年海地發生地震,我隨著慈濟賑災團抵達當地。那天拍攝結束,返程路上,看見一位站在瓦礫堆上披著國旗的海地男孩,彷彿就是在等我來幫他拍下照片一樣。我趕緊請他留步,再拿出相機,請旁人幫我打燈。不知哪來的一陣風,把男孩的國旗吹揚起來,我趕緊按下快門。
(2010.2.11 ,海地 太子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