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36

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一月中到二月上旬一波波連續寒流,將台灣從早春盪回嚴冬,應是亞熱帶的氣候,竟有溫帶般的春寒料峭!而接踵的花蓮米崙斷層地震,更讓全台灣的人心情跌落谷底。

所幸天災中,我們見證了台灣人的熱血熱心,從救難、醫護人員的專業與效率到各地出現的志工群熱血熱情的付出,單是民眾熟悉的慈濟基金會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就有三百個醫護人員志願加班守護生命,而各地湧入的慈濟人,苦人之苦,悲人之悲,除了在物資的捐輸、運補,即食、熱食的提供外,更膚慰著傷者與受害家屬。天災雖屬意外,痛定能否思痛?每回地震後的反省能否落實在鞏固未來家園的安全性上,這也是身處地震島的我們一道永恆的課題!

「不要讓台灣淪為下一個菲律賓!」曾是某些人給停滯中的台灣的警語,但這也說明,這些人並不了解它的現況,菲律賓過去三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點七,吸引外資投資超過四千億新台幣。而今菲律賓成為台人旅遊的熱點,一來是因為距離近,機票相對便宜;二來是海洋生態資源豐富多樣。一億人口的菲律賓,想一洗貪汙、內戰等半世紀來留給世人的刻板印象,近年來展現積極的新作為:國際遊客增多,國內反毒行動也有成效,民答那峨的叛軍內亂有平息的跡象,再加上樂天知足的民族性,政治局勢趨於穩定,如今被視為一個潛在的廣大市場。再加上當地暢行英語並約有一百多萬華裔通行閩南話,與台灣溝通幾無障礙,而菲人與台灣原住民更皆為系出同源的南島語族!《經典》派遣安培淂與賴英錡報導奮起中的〈亞洲之虎──菲律賓〉,如果說「遠親近鄰」是一種國際關係,那用來形容台、菲兩國,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在西歐已開發國家中已產生了警戒與反感。但對於開發中的國家就不一定了。孟加拉是另一個鮮明的例子:傳統上與印度關係密切的孟加拉,由於抗拒不了中國的鉅額金援,似乎有轉而投中的傾向;中國嘗試為其修築公路,連接吉大港,並看上孟加拉的人口數與廉價勞力;但印度並非省油的燈,鑑於巴基斯坦的親中抗印,讓印度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因此看它如何拉攏回孟加拉,就成了南亞國際情勢變化的重點。特約作者陳牧民教授的孟加拉深入觀察,為天朝能否再起?提供了客觀的角度。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