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亞洲】達卡,你為誰受苦?

<


為改善貧困生活,這群婦女透過小額貸款創業
如果以「安居樂業」為起碼的幸福指標
無疑,達卡的子民是受苦的
原因不外乎循環在糾纏交錯的泥沼中
人太多、天災太頻繁、貪汙太猖獗
至於因果本末,早已模糊得無從分辨

撰文/童貴珊(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才剛亮,孟加拉(Bangladesh)首都達卡(Dhaka)上空的陽光,已迫不及待地伸展高掛,彷彿很努力要把達卡的一身濕氣和霉味狠狠驅散。自今年七月開始,位於沖積平原上的達卡,一如往昔般飽受強烈季風引起的大雨肆虐,但這次的大水來得猛烈而強勢,是孟加拉近五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造成至少七百人喪生,超過一千萬人受困、流離失所。

孟加拉所受的最大苦楚,是因為它總可以在預定的時間裏,獲得最愁雲慘霧的消息——洪澇又準時來了,災害又發生了,又被貼上「世界最貪汙」的醜名了,人口又增加了,失業率又飆高了……。首當其衝的達卡,背起這一身的紛擾與狼狽,再加上肩膀上的一千萬人口,走起路來步履顯得格外蹣跚而沉重。 

擋不住的大水與禍患

季風,加上喜瑪拉雅雪山融化所引起的河水暴漲,以及遠處山林的濫砍濫伐造成上層土壤下滑阻塞河道,洪水滔天讓已經千瘡百孔的達卡益加脆弱不堪。被九條河流環繞的達卡,實際上用來抽離雨水的水泵僅有五十四個,大約是這個城市實際需求的一半而已。

十六年前,當四分之三的達卡都被淹沒在大水中時,官方曾經開始用泥、磚和混凝土環繞城市修築一條堤壩,但後來因為資金短缺,整個工程就此停擺。

因此,到目前為止,眼看達卡東部已經沉陷齊腰深的洪水之中,這條十四英里長的堤壩卻是愛莫能助,只能勉強撐起保護達卡西部的地區。孟加拉工程技術大學的老師莫罕默德‧阿里有些無奈地說,修築堤壩也只能是臨時的應急之舉,「我們無法阻止洪水,只能透過每年提早預報和前置作業的準備來減少損失和災害。」

許多專家們開始憂心這樣具有破壞性的水災會長久持續下去,除非孟加拉、印度和尼泊爾聯合起來,共同經營管理那些屬於三國共有的流域。否則,全球暖化只要輕輕牽動,就足以把這個平坦、圍繞著多達二百三十條大小河流圍繞的「水澤之鄉」
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拜託不要幫助我!

在達卡,流傳一則家喻戶曉的「對話」:
政府官員:「有什麼請求嗎?需要我幫忙嗎?」
平民百姓:「只有一個請求,拜託不要幫忙我。」

以此「不要幫助我就是最大的幫助」來嘲弄政府存在的荒謬,讓人忍不住心有戚戚焉地大笑,只不過笑聲卻無端凝結在酸楚中。

十月二十一日,達卡的兩大英文報封面版以醒目的字眼與圖表,標示著孟加拉與海地共同在「國際透明」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多項指標檢驗下,被列入今年度最貪汙的國家。最令孟加拉當局抬不起頭的是:這已經是連續四年蟬連最貪汙的醜名。

是過度貧窮致使貪汙,抑或極度貪汙造成貧窮?而今,這個猶如「雞生蛋、蛋生雞」的因果問題已經無從分辨,盡管如此,在達卡所接觸包含大學生、醫生、商人、銀行主管、律師及慈善組織領袖的受訪對象中,大多仍直指貪汙為貧窮的禍首;其次才是一年比一年加劇的洪水氾濫。

孟加拉欠下一百六十億美元的外債,將近百分之四十的國民生產總值用以償還外債。在一個視貪汙為天經地義的政治脈絡裏,每年從國際間所接受的高額救援資金的流向,往往因為監督機制不周全而「下落不明」。

「就像魔術師的神奇仙棒,這些外援恐怕早已變成政府高官一台台進口轎車和高級洋樓了。」任職律師的阿司卡忿忿不平地表示,許多原該作為救濟的金錢因而無法真正施惠於民。

根據許多久居達卡的外籍人士指出,出境時只要夾著十塊美元在護照裏就可以免去所有繁瑣的入境手續,投資時更要準備近乎與資本額等量的「紅包」分送各單位。在「沒紅包免談」的氛圍裏,外來投資者只能「把這些紅包當成投資的部分費用」,從香港來的吳堯明無奈地說。

最令我好奇的是,達卡市許多學有專精的專業人士對政治的投入近乎冷感,也似乎不曾想過透過政治的參與來改變政府當局紕漏百出的窘況。

阿司卡搖著頭直呼「太齷齪」,並解釋,由於整個貪汙結構太牢固,再加上教育程度不高的百姓很容易被政客操控與利用,因此,如果沒有很厚實的「背景」,根本無從招架,政治漩渦裏的黑暗力量「很容易把人拉扯下去」。

以造成市內汙染最大禍源的老舊公車為例,這些公車其實早已被禁止在路上行駛,但對每月薪資只有五十美元的交通警察而言,這無疑是另一個收取「額外收入」的財源,因此,有關單位只好閉上一隻眼,任由滾滾黑煙滿街噴。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人擠人,車擠車,人聲、鈴聲、喇叭聲是達卡最常見的真實面貌。近六十萬的合法與非法三輪車,加上一千萬人口的沈重擔子,讓已經千瘡百孔的達卡,從沒有一刻是平靜與輕盈的。
[Not a valid template]↑ 琺蒂瑪透過微型貨款,與丈夫在鐵皮屋裡共同經營絲帶生產。只要縫紉機與機械一啓動,夢想也隨著輪軸在她們的心中千迴百轉。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