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家園】打造健康的高齡社會 活得老,活得好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瑞昭,七十四歲,《經典雜誌》校對志工。老三台時擔任過製作人,職場生涯終於日商。到雜誌社幫忙前沒有校稿經驗的他,卻有一雙零老花的銳眼,從不放過任何錯字。

林錫嘉,八十歲。一九八○年代起,由他主編的九歌年度散文選,輯輯賣至上萬本。五年前健康檢查時,醫生驚訝地說:「你的『腦齡』才五十歲!」五年後的今天,為了編輯《華文現代詩》,他每天早上八點就往書桌前一坐,直到夜幕低垂。

杜張瑤珍女士,剛過九十大壽的她,每週一會到醫院的安寧病房當志工,仔細整理病患出入院資料;週二和老友參加讀書會。

范治安,一百零四歲。獨居的他雖有一名外傭相伴,洗澡、穿衣、摺棉被,還是自己來。

七十、八十、九十、一百……老化不曾停止作用,卻被嚇呆了一般,不知不覺放緩了腳步;這讓人不禁樂觀起來,未來,如果每個人都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黃昏,還是悠然演奏起如序曲般的樂章,不需仰賴他人,還能貢獻一己之力,這除了是個人的幸福外,誰說,它不是社會的福氣?!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台灣人的平均壽命雖達男性七十七點一歲,女性八十三點六二歲,但台灣人的「健康平均餘命」(Healthy-Adjusted Life Expectancy),男性卻僅六十八點七歲,女性七十三點四歲。

基因乎?後天乎?

所謂健康平均餘命,是指「個人的身體健康不需倚靠他人」的平均期望存活年數,而這份統計,也代表現階段台灣高齡者的人生終章,極可能有長達近九年的時間,不是臥病在床,就是必須仰賴醫療或他人的照護才得以維繫。

「這凸顯了長照的重要性,但也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每個人一直到老都能健健康康,後端的照護成本,自然就會減輕。」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

可惜根據統計,雖然台灣現行健康、亞健康與失智、失能(含臥床)的老人比例,分別是七比二比一,但一來是前者沒有生命上的立即危險,後者的財務與身心負擔卻沉重易見,不只病患受苦,照顧家屬受累,不時傳出的輕生新聞,更對社會形成一股改善的迫切性;二來,根據WHO的定義,健康狀態是指個人在身體、心理和社交三方面的健全狀態,難以簡單量化,綜合兩點,以至於政府與民間,多只關注於以長照為核心的後者,前者容有內政部、衛福部、體育署等各負責其中一小部分的業務,卻缺乏事權統一、可追蹤、可評鑑的專責單位。

在看多了社會新聞裡的悲劇,儘管許多人害怕自己日後也走上相同的路,開始在意健康,動了起來:如何瑞昭視力再好,還是每看完一段時間的稿子,就走到窗前,眺望遠方的青山。

林錫嘉年輕時就力行飲食七分飽,五十歲後,每天早上在住家附近的操場先走上五圈,再打一套太極拳,讓他遠離高血壓與糖尿病。

住在紅樹林附近的杜張瑤珍,一週裡會有三次,沿著淡水河畔來回健走一小時,下雨時以逛大賣場取代。

最後,住新竹的范治安爺爺語出驚人:「要不是之前跌倒,髖關節裂開,我還會做伏地挺身呢。」

談養生,范爺爺津津樂道,他說自從自己跌倒不能再跑操場後,除了改以每天睡醒時,不急著起床,而是從頭、臉到全身,一一循經絡先按摩上一回外,也推崇前教育部長陳立夫提倡的「養生四十八箴言」:「養心要靜、養身要動、起居有時、飲食有節……。」看著眼前的百歲老人,輕鬆地把箴言背出來,記性之好,簡直讓我目瞪口呆。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抱悲觀的態度,以為一切都是基因作祟,後天能扭轉的程度有限。

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表示,從現有的研究來看,常見的慢性疾病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可以歸因於基因遺傳,另外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外在的環境影響基因表現所致。

台大腎臟科醫師高芷華也以自己的學長為例,提到整個家族都有糖尿病遺傳基因的他,在決心擺脫宿命後,透過長時間有紀律地飲食控制,固定運動,即使快六十歲了,也沒有血糖問題。

「老化是自然現象,確切原因迄今沒有定論。但它雖然會導致衰老,卻不一定會致病。只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與作息,老得慢、老得有活力,還是極有可能的。」劉建良說。

但光靠個人的努力,不足以縮短平均壽命與健康餘命的距離。有鑑於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不曾有過如此全面、普遍的高齡化經驗,近年來,各國紛紛提出不同政策,希望能做到活躍老化、健康老化,乃至延緩老化。

他山之石

其中大家最津津樂道的芬蘭,所謂「死前兩週才臥床」的說法,雖經陳亮恭證實,只是一個地方社區裡某位老奶奶的「願望」,並非官方達成的公衛成就;但這個曾因天寒地凍,國民抽煙、酗酒嚴重,而名列歐洲最不健康國家之一的國度,為了雪恥,在歷經一番政策上的調整,把活躍老化當成國家目標,結合地方政府、社區、學校等資源,普遍設立社區老人運動機構的結果,根據歐洲聯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調查,其國民的健康平均餘命,已從二○○四年的五十二點二歲,延長到二○一四年的五十八點一歲。

如今,芬蘭雖非全世界平均餘命或健康餘命最長的國家,但其長足的進步,卻引發各國競相借鏡。反觀台灣,不同的時代雖有不同背景,致使政策重點不同,但對於高齡者的健康促進此一區塊,卻始終未見特別著力。

一九七○年代,三代同堂仍是主流的家庭形態,子女與家族承擔大部分照顧長者的責任,政府甫制訂的《老人福利法》,宣示意義大於實質作用;一九九○年代,為了倡議終身學習,成人教育轉為重心,社區大學、長青學苑、老人大學等紛紛興起;二○○○年代起,高齡化已然兵臨城下,嚴重性如同國安議題,但政府卻仍經常為了選舉在老人津貼的多寡上打轉,或把重點放在補破網式的後端照顧,對於預防勝於治療的前端防治,口號要多於實際作為。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雖是志工,何瑞昭校對態度卻異常認真,經常翻閱辭典,務求無誤。總是與時俱進的他,近日更在隨身攜帶的iPad裡,下載了教育部的電子辭典。
[Not a valid template]↑ 林錫嘉與妻子郭綱琴結縭數十載,是彼此身心最大倚靠。
[Not a valid template]↑ 弘道老人基金會創辦的「不老食埕」,提供高齡者就業機會,肯定自我價值。
[Not a valid template]↑ 范治安,一百零四歲,一早醒來,總先按摩全身,再慢慢起床。
[Not a valid template]↑ 維持健康必須正確飲食、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人際關係,運動更不可或缺,即使是打棒球,對高齡者來說,只要體能條件經專業評估後無虞,就可放心投入。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