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具】三峽打鐵聚落 犁頭店的傳承與凋零

撰文/葉奕緯(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水河上游的大漢溪畔,是來台移民在三峽地區最初的聚落,居民圍繞著橫溪、三峽溪開發,因取水灌溉方便,有著天然樟樹與適合種茶的地利,衍生出對農具的大量需求,打鐵業孕育而生,山區的大菁染布也一度熱銷中國,木材與煤礦的開採更造就出繁盛一時的「三角湧街」,也就是今日馳名遠播的三峽老街。

「早期三峽有近十四間打鐵店,永館里的老里長今年九十多歲了,他以前也是名打鐵師傅呢!過去生意好賺,但有同行因貪財,勤於接單、包攬大小生意,搞到後來五十多歲就早早離世,有命賺錢沒命享福啊!」萬發打鐵店的蘇宏銘對我說。

然而市井繁盛的景象已不復見,三峽河道在後期因泥沙淤積,貿易往來日益減少,農業也退出三峽地區,以農具銷售為主的打鐵店遂而沒落,多被五金行及便宜的中國輸出品所取代,僅存的店家大多以維修、客製化商品為主。在這產業更迭,後繼者難尋的打鐵技藝中,三峽地區仍有少許明珠閃爍。

守護傳統的犁頭店

萬發打鐵店,傳承有六十年的三峽老字號,走入時鐵垢味流竄,腳邊散滿鐵屑及電動工具,抬頭一望,石灰牆早已因高溫煙燻,而顯得黯淡不均。大風吹來,鐵器彼此撞擊發出鏗鏘聲響,店內唯一的師傅蘇宏銘,承接父親蘇萬發半世紀以來的打鐵技藝,與太太一同執業。但經營的眉角還挺不少。

「過去幾年,有店家因客源流失而歇業,有些竟是因『太吵』遭人舉發,所以不得不關門,導致現在的打鐵店越來越少了。」蘇宏銘嘆道。

萬發打鐵店位於三峽老街旁的市區,周邊熱鬧滾滾,左側開設體育用品店、右側則有鐘錶行,鐵器撞擊聲、切割機刨木聲、鐵鎚敲打聲所發出的高分貝噪音,打擾了鄰居安寧,好幾年前曾被檢舉,所幸低調平息。於是他們學會在中午時分停止作業,避免再被投訴,一直到下午兩點才再開爐工作。

刀具的打造過程單一而樣式繁雜,除了一般的廚房刀具、農耕器具外,還可細分為鐵鏟、圓鍬、釘耙、鐮刀、柴刀、菜刀、魚刀,相同的刀依據使用者的習慣,鑄造出來的重量也不同。

「一把筍刀能有三十多種形式,甚至一把竹頭刀就分為四種。這是過去因交通不便,村莊間的居民溝通不易,聚落都有各自熟悉的務農器具的關係。上次有位林口人來買筍刀,三峽當地剛好也有人來買,兩人從相互推薦自家刀具好用,講到後來竟因刀具差異差點吵起來。」蘇宏銘笑說著這段插曲。

一位受訪的老師傅補充道,中壢、林口的務農者多用短刀砍竹筍,而三峽則使用長柄筍刀,手拿握柄配合腳力就能挖動地下莖,各地習慣的方式不一。

鋼鐵冶煉術

選料、加溫、火候控制、搥打、淬火、磨口是打鐵的基本步驟,先思量要製造什麼工具,估算用料斤兩後,使用環保的無煙焦炭起火,再將鐵塊放入鼓風爐內加溫,經過數分鐘,鐵塊被燒達攝氏千度後轉為桃紅色,就可以將軟化的鐵塊夾入「撞槌」(打鐵機器)上,擊打成形。

這時,打鐵匠的經驗便相當重要,透過識別材料品質,擊打的力道及角度都有所講究,將之打造成一定方體後,便進入到「夾鋼」的步驟。鐵本身的硬度不足,砍到硬物容易蜷曲、斷裂,所以要在刀口上安鋼,在鍛燒的過程中也需注意火侯,若是溫度過低,刀具就會開裂;溫度過高,刀具則會脆化,容易受損,這時,職業鐵匠會根據噴濺的鐵星判斷溫度,預防燒熔現象。

以上的作業過程,形狀若有不如預期、鋼鐵融合不均的,都會重複前面步驟補強。最後,鐵匠會將半成品回爐鍛燒,接著插入冷水或油槽中,冷卻聲響起,陣陣青煙冒出,此步驟為「淬火」。經歷過熱冷交替的鋼鐵,才有足夠的硬度與耐磨性來承受敲打作業。淬火也包括油淬、局部水淬等,端看打造的材料與器具而定。

成品出來後,會經過細部處理,將表面打磨成平滑或粗糙狀,接下來則用鹽酸清洗,去除表面的汙垢、銹化處,有些店家在最後還會進行拋光作業。

「現在店內只剩我在做,也找不到人接班。但因市區裡的手工刀具只剩我一家,反而工作多到做不完,只好推辭部分訂單。」蘇宏銘又透露道:「過去這一區晚上很不安寧,常常會有一群青少年來找我磨刀,磨武士刀!想也知道他們要幹壞事,但我又不敢拒絕,只好幫他們磨刀,所以現在最晚開到八點,我就趕緊打烊了。」打鐵店遇到的種種離奇事,不足為外人道也。

現在來店的常為散客,購買特定農具者居多,因市場小眾,無法經由工廠量產而熱銷,而架上最多的筍刀,也因符合季節特別好賣。客人也會請蘇宏銘修理受損器具,例如取出湯勺斷裂的握柄,或是打造裝潢用的刀具等。蘇宏銘強調,現代人汰舊換新的速度太快,因中國製的商品便宜,所以沒有保養的好習慣,一般來說,家用菜刀每三個月得磨一次,才不至使刀鋒捲口、裂口。「世上沒有用不壞的刀,好的保養讓你一輩子只需三、四把菜刀便足夠,而不是新的最好。」老闆語重心長地說。

從小看父親打鐵的蘇宏銘,在高職念完電子科後進入職場,十九歲時因父親年邁,決定回三峽老家繼承打鐵店,花了五年時間琢磨此技藝,從最初的學習觀看,進入到簡單的工具打磨、刀具修復,漸漸認識不同的原料及工具,還有不同客戶的需求。在經歷父親、客戶的肯定後,蘇宏銘在二十九歲時接下這間以父親為名的打鐵店,直到現今,也到了找尋傳承的年紀,可惜始終沒人來接手衣缽,此技藝可能就此失傳。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九五九年在花蓮瑞穗鄉的打鐵舊照,在地的阿美族人以打鐵為業,一人拿大槌重擊,一人拿小槌修飾。(圖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Not a valid template]↑ 江承堯在鐵工廠裡手持合金變色龍,要價數萬元,這裡是他打造手工藝的窩居,成品與工具散落四周。
[Not a valid template]↑ 薛慈雯在成福國小教導小學生如何以手工製作鐵湯匙。學生於操場磁磚上敲打湯匙雛形。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一○縣道上的新財打鐵老店傳承兩代,七十多歲的蘇新二與妻子月霞從年輕時開始打拚,將式微的打鐵工藝傳承下去。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2則 留言

  1. 蘇宏銘 說:

    師父在介壽路一段119號三角圓環邊設立一三峽銘刀農業工具店, 歡迎繼續加油指教,TEL,26713619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