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願景】市民就是能源 首爾能源轉型

撰文/王舜薇(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國首爾市內規模最大的佛寺──曹溪寺,坐落在觀光客人來人往的仁寺洞一隅,其百年歷史的大雄殿中,一群「阿珠嬤」虔誠地對金身佛像頂禮敬拜。挑高的天花板掛滿信眾侍奉的祈福紙燈,以黃、藍、粉三色傳統韓紙製成,彷彿朵朵彩雲,在初春寒風中,隨著誦經聲擺動。

這八千個祈福燈必須維持二十四小時點亮。二○一二年起,寺方為這些燈換上了LED燈泡,一個要價三千韓元(約台幣九十元),比起過往使用一個只要一百三十韓元(約台幣三點九元)的傳統鎢絲燈泡,價格高出許多。

「鎢絲燈泡一個十瓦,溫度太高,紙燈籠容易被燒破,換上一個零點五瓦的LED燈泡,雖然成本高昂,但是比較安全,也比較省電。」曹溪寺行政經理崔鐘顯跟我們說明。除了祈福燈之外,寺廟內的素餐食堂以及觀音殿的照明系統,也都逐步更換成節能電器,即將到來的農曆四月八日佛誕節當天,例行的大規模點燈儀式,也預計全部改用LED燈泡,以減少能源耗量。

曹溪寺的改變,是一項長期行動計畫的一部分。「剛開始與寺廟的溝通並不順利,因為他們覺得LED燈泡太貴又不耐用。」首爾市政府市民能源合作課長程稀楨說。這個在首爾現任市長朴元淳於二○一二年上任之後成立的新部門,致力於連結各領域的公私單位和市民團體,共同構思有效的節能行動,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宗教組織,就是他們積極動員的對象。二○一四年,該部門針對首爾兩百四十四間寺廟進行調查,已經有超過一半啟動節能計畫。

有一個數字值得我們注意。這個人口密集度在世上名列前茅的城市,在二○一一年的用電量約為四百萬噸油當量(TOE),占全國的百分之十,到了二○一四年,卻大幅省下了兩百萬噸油當量,相當於一座核電廠一年的發電量。其中的關鍵,有賴許多如同曹溪寺的節能行動點滴積累。

改變的前奏在二○一一年響起。該年三月,日本發生福島核災,震驚世界,也包括了擁有二十五個核反應爐、三成電力需仰賴核電的韓國。對於核電安全性與必要性的討論,逐漸升溫,並捲起了一波波反核運動;同年九月,首爾因異常炎熱,導致需電量大增,但因儲備電力不足,面臨大規模停電,造成市民生活上的不便。首爾的電力大半依靠外縣市輸入、能源自給率不到百分之三的現實,發出具體的警訊。

地方首長的逆襲

政治的轉折適時補上行動的號角。無黨派社運工作者、人權律師朴元淳,在二○一二年的首爾市長補選中脫穎而出,堪稱韓國政壇近年的奇蹟。長期參與反核與環運的朴元淳,於競選期間就以反思能源體系、推動節能和增強能源安全為主要政見,上任之後,更戮力導入不同社會力量執行「減少一座核電廠」(One Less Nuclear Power Plant, 簡稱OLNPP)計畫。

「『減少一座核電廠』名稱是市長與各公民團體一起討論出來的,一方面隱含對於中央政府增設核電廠規畫的疑慮,但以節能為優先,用『減核』取代『反核』口號,有正面積極意義。」韓國環保倡議團體「氣候變遷與行動研究所」所長安秉煜回憶,他是朴元淳競選政見的顧問之一,後來也成為OLNPP執行委員會成員。

近年,韓國也面臨了氣候變遷這個不分地域的重大挑戰。安秉煜指出,雖然相關研究尚未顯示明確關聯,但過去幾年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明顯增加,比如位於濟州島的第一高峰漢拏山,記錄到前所未有的大量降雨,又比如韓半島整個氣溫逐漸上升,影響了農業,包括重要的溫帶作物蘋果,產地也漸漸北移,「如果氣溫一直上升,到了二○五○年以後,我們極可能要到北韓才吃得到蘋果了。」

然而,在中央政府的能源規畫中,為了同時顧及電力需求和減碳目標,往往祭出增加核電供給為解決手段,南韓政府預計在未來二十年內,興建十五個新反應爐。

「老舊核電廠的風險、核廢料處置與核電業的貪腐,固然都是中央政府迴避、而我們也一直批判的。然而,若根本的用電需求沒有試圖減低,一味增加供電來源,也無法解決問題。」安秉煜說。於是在民意支持下進入行政體制後,朴元淳從制度面著手,編列二十八億美元預算投入OLNPP計畫,以「能源自給、分享、市民參與」為主軸,設計方案捲動社會各領域參與。

二○一二年四月,此計畫開始實施,結果僅花兩年就達成減少兩百萬噸油當量的目標。二○一四年九月開啟第二階段至今,預期在二○二○年省下四百萬噸油當量的能源,等於是兩座核電廠,並將能源自給率提升為百分之二十、減少一百萬噸溫室氣體排放量。

市民就是能源

短短幾年,成果卓然的關鍵是什麼?「要有效實行政策,光靠公務員不夠,公民參與是最重要的。」OLNPP執行委員、首爾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尹順真說。

從治理架構來看,OLNPP計畫中以「市民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為核心,前者確認目標與號召,後者負責執行,皆廣泛納入宗教界、學、商、媒體以及非營利組織等不同領域的社會人士,而非以公務員為主體,計畫推動之前,更召開數十場公聽會凝聚共識。

重視市民參與,有其原因。尹順真拿出數據說明:「首爾的能源耗量集中在住宅、公共空間與商業部門,大約為八成,跟全國能源平均用電集中於產業不一樣,因此我們要對症下藥,從最耗電的部分進行節電。」

翻開OLNPP的計畫書,包括了建設陽光城市、推動節能建築改造、促進綠色就業等洋洋灑灑十多個核心計畫。其中除了以市政府的強制力,規定公家單位、學校改為智能照明,以及出租濾水場等既有大型公共設施給私人企業裝設太陽能板之外,要從住宅部門做到節能、自產能源與去中心化的能源應用,必須大量捲動市民參與,才能得以事半功倍。

讓市民對節能有感,首先是提供大量資源和補助。走進首爾市政府環境政策科所在的大樓,一樓就是「減少一座核電廠」信息中心,除了提供家用電器耗電量、OLNPP計畫背景之外,市民還可以來此借用各種儀器,測量家中燈泡亮度、電器產生的電磁波量等。自產能源方面,市府也鼓勵民眾在自家窗戶架設迷你太陽能板,政府與廠商合作,由政府補貼一半經費,民眾只要花費約台幣一萬元,即可裝設,每個月的發電量,可以提供一個家庭的冰箱電力所需。

更重要的,為了創造更多社會資本、連結不同網絡投入,還要依靠長期與草根環境運動緊密結合者的人士居中協調,韓國綠黨共同召集人李侑珍就是其中之一。

「身為綠黨代表,卻去幫其他政治人物執行政策,看似矛盾,但這個議題的重要性超越政黨歧見。」李侑珍笑說。本身為能源專家的她,也代表綠黨投入四月的國會選舉。

她參考歐洲的能源自主社區實例,協助市府設計一連串行動方案,一方面找出首爾既有的社區組織,積極參與者可以獲得三年補助經費,辦理節能教育、競賽等活動;另一方面,也從專業環境團體的角度,提供公部門意見,讓更多有創意的思維納入體制討論。

「環保人士常被詬病說保護了環境卻反經濟,但我們跟選民說,反核節能,不是讓生活更辛苦,相反地,當建築節能改造、裝設太陽能板、節能諮詢的需求愈來愈多之後,就是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也保障能源自主性,真正在社區尺度中實踐『能源民主主義』。」一邊忙著向社區民眾拜票,李侑珍一邊跟我們說。

二○一三年,韓國密陽一名反對高壓電塔興建的老農,在自家土地自殺明志,掀起巨大輿論。為了輸電到首爾等都會地區,六十九座巨型高壓電塔被指定在密陽建造,這個事件連同福島核災,讓韓國社會開始思考能源系統過度集中化,以及電力消費中的倫理問題。「市民就是能源」不只是一句OLNPP的反思口號,更在首爾市大大小小的社區中開枝散葉。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減少一座核電廠」動員宗教界參與節能計畫,如首爾著名的曹溪寺,其主殿懸吊的祈福燈,改採用較省電的LED燈泡。
[Not a valid template]↑ 市政府新本部就是運用太陽能板和綠牆的智慧建築。(圖片/首爾市政府)
[Not a valid template]↑ 首爾銅雀區HillState社區內,各家戶在窗台架設的迷你太陽能板。市府與企業提供優惠價格,讓市民願意參與節能,投入自產乾淨能源的行列。
[Not a valid template]↑ 警衛室中燃燒環保木材產熱,比起傳統暖氣機省電不少。
[Not a valid template]↑ 首爾節能經驗,點燃了不同的社會關係,也證明市民參與的重要性,值得同樣站在發展與能源轉型十字路口的台灣借鏡。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