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釋證嚴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我們用感恩的心送走舊的一年,用虔誠的心迎接新的一年,期待人人能思考以何目標面對每一天。去年給予大家「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的方向;今年和大家分享的則是「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
慈濟的「大愛之道」、「長情之路」,是人間菩薩一寸一寸用愛鋪平,一分一分用情連接而成。慈濟五十年,由家庭主婦每日省五毛買菜錢行善的「竹筒歲月」開始,誠情大愛鋪的路,從花蓮起步,如今已經走向全球。
去年元月,馬來西亞嚴重水災,全馬慈濟人合心協力前往重災區,誠心付出,讓不同宗教信仰的受災者願意接受幫助;四月,尼泊爾大地震,慈濟醫院及時準備藥物與醫療器材,組成勘災醫療團趕赴尼國。聽聞何處發生災難,慈濟總是盡快馳援。
不只在國際救助,台灣也有許多慈濟關懷的苦難人。例如:我們關懷了將近四十年的一位黃伯伯,他是大陸老兵,五十多歲時,娶了瘖啞又有精神障礙的妻子,婚後生了二個孩子。他要照顧太太,帶大兩個孩子,很是辛苦。
黃伯伯退伍時沒有退伍俸,只有幾分旱田,滿是石頭,難以耕種,經濟拮据,所以慈濟長年幫助他。十多年前,孩子長大獨立,家中生活改善,黃伯伯即希望我們停止救濟,甚至堅持當慈濟會員,每月捐出五百元。
志工說:「伯伯,您不要捐這麼多。」「不行,我一家四口,受慈濟照顧多少年……」黃伯伯認為自己有老人津貼,只要省吃儉用,就能做到。現在慈濟雖然停止金錢補助,但志工仍持續前往照顧,延續這分長情。
還有一位陳先生,一個人住在山上破爛的工寮,他多年前被鐵釘刺傷,傷口長年未癒,腳掌潰爛發臭。慈濟人醫會得知後,一再前往探視,並將他帶到慈濟醫院治療。
因為不忍陳先生住在工寮,志工協助他租屋生活。現在陳先生白天可以到環保站做環保,和志工一起用餐,晚上回到租處休養。雖然與環保志工沒有血緣之親,但慈濟就是他最溫馨的大家庭。
非親非故,仍付出關懷,使孤苦無依的人能視慈濟為自己的家,這是「誠之情誼」;人與人之間互相勉勵、互相照顧,互相教育,這是「教之慇實」,也是慈濟美善的循環。
慈濟拉長情、擴大愛,至今五十年了。大愛之道寸寸用愛,長情之路分分用情;感恩慈濟人延續「誠之情誼」、「教之慇實」,也期盼人人內修誠正信實內修,外行慈悲喜捨,永不離大愛長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