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釋證嚴
常慨嘆現代人不若以往懂得敬老尊賢,頗感悽涼。其實,仔細想想,今日社會的富足平安,有賴老人當年付出青春,打下基礎;即使到現在,也有一群長者每天投入不同領域當志工,無私付出。
在慈濟,六十歲以上的志工非常多,桃園有一位九十多歲的李登山居士,早在十多年前,就有意投入慈濟;但是當時他想,自己已經八十多歲,還能做些什麼呢?遂心生退轉。幾年後太太往生,在志工的鼓勵下,平時習慣勤做環保的李居士,進一步投入慈濟委員的見習培訓。
李居士很精進,有時仍懊悔因為「認老」而慢了幾年投入慈濟。其實,老才是寶。老人有心投入行善,及時撒播善的種子,只要將身體健康照顧好,做就對了。生命不要浪費,每日行善,每天造福,這種精神足以為年輕人的榜樣。
還有一位八十多歲的慈濟委員張吳秀師姊。她見當地多是新進志工,普遍年輕,需要陪伴與磨練,於是自告奮勇承擔該區「協力組長」的責任。平時環保也做,香積也做,以身作則帶動後進;新芽若能成熟茁壯,便能將組長的責任傳承下去。
去年初我在桃園,見她如母親般照顧年輕志工。當時師姊負責生活組的工作,為眾人安排生活起居之餘,見香積組需要幫助,即前往分享烹飪的訣竅,希望大家吃得更歡喜。
某日中午,我見她很晚才出現在眾人面前,以為她在廚房忙碌,沒想到是出門做環保。原來當地一些店家與師姊已有默契,留下回收物請她中午去收,所以她抓緊時間拉板車去載,真的分秒不空過。
日前,也聽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分享,有位黃老菩薩因腰痛求診,骨科醫師診斷需手術治療,她一聽說要開刀,連忙跑來看中醫。中醫師問為何不願開刀,原來術後需臥床靜養,不能做環保,也無法照顧智能障礙的女兒,所以老菩薩轉掛中醫,希望能夠止痛就好。
老菩薩很感恩環保站讓她發揮良能,覺得「老了還很有用」,才不再感到自卑。所以,她也熱情地與人分享,撿拾的回收物還有價值,如寶特瓶可再製為毛毯、衣服,送往各地救助苦難人。老人家身體不適,但是只要不痛,就要繼續到環保站,那分堅強意志與永不退休的精神,令人敬佩。
常提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真正的快樂,是把握時間,發揮生命良能。看見許多不認老的不老志工,愛心助人,行善不懈,守護大地,這樣日日造福的人生,值得人人讚歎與感恩。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