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願景】雙輪創造永續生活 荷蘭單車文化

撰文/許立宏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這句話出自於二○○七年出品的電影《練習曲》,不僅感動了許多觀眾,也帶動了歷久不衰的單車環島熱潮;同年,自行車產業龍頭捷安特公司董事長劉金標,以七十三歲高齡成功騎單車環台,並持續建構環島單車系統,鼓舞了更多單車騎士上路。如今,台北、新北及高雄市都已經設置了公共的單車租借系統,讓單車成為城市裡的一抹悠然風景。

單車是都市人重新掌握生活節奏的體現,單車容許騎乘者由一成不變的大眾運輸系統中抽離,連結起新世代追求自主、慢活與環保生活的理念。單車普及不只是生活潮流,更是全球宜居城市首要指標之一。

然而,在台灣,自行車的運用到目前為止仍較屬於休閒式,且大多於週末或假日的郊外所進行的個人或親子活動,在各大都會區域的上班族,尚未真正把單車做為每日上下班的通勤交通工具,且在各大城市與鄉間的聯結動線道路上,與自行車相關的基礎建設仍有許多改善空間。

荷蘭單車文化的落實與普及高居全球之冠,這個歐洲小國面積與台灣相當,人口約有一千六百八十萬人,卻有超過一千八百萬輛單車,單車已是所有人每天生活中的主流交通工具,且全國境內有超過兩萬公里的單車專用道路,單車租借服務幾乎在任何一個城鎮或村落皆存在,尤其每個火車站周遭皆有這項服務。台灣要提倡與深化單車文化,荷蘭經驗是參考與借鏡的首選。

務實為尚的生活哲學

跟台灣不同,荷蘭單車社群的出現與運動發展並無直接關係,雖然許多荷蘭人家裡也擁有競賽型的公路車或登山車,但大部分人還是把單車用來上班、購物或拜訪朋友。荷蘭的單車文化也與家庭或個人財富所得無關,根據統計,單車不是只有低收入所得者才擁有的交通工具,很多高收入者家裡也都有單車。而單車在荷蘭如此普遍,也與健康或環保考量未必有直接關係,雖然常騎單車可促進心肺功能與體適能的提升,且可減低空氣汙染的發生,但大部分荷蘭人的考量皆是從務實面出發:騎單車在荷蘭是最快速、最低成本、最便利的交通方式。

荷蘭單車大使館(Dutch Cycling Embassy)主管安吉拉.瑪萊(Angela Marlet)女士提到,荷蘭單車文化的建立,主要是基於人民的基本需求,因為荷蘭是一個小國,且城鄉之間的距離不會很遠,加上地勢平坦,因此單車是最簡便、安全、務實與便宜的交通工具。然而她也強調,從歷史角度來看,荷蘭單車文化也是經由社會運動的爭取,才逐漸凝聚的全民共識。

回顧荷蘭單車發展史,一九七○年代是關鍵轉折。二次世界大戰後,荷蘭經濟起飛,富裕起來的人民逐漸捨棄單車,改以汽車代步,政府為因應大量的車流及停車需求,大舉拓寬道路,增建停車空間,壓縮了行人與單車騎士的活動空間。

直至一九七○年代爆發石油危機,人們開始意識到需要政府立法來保障行人與單車騎士的用路權,並增加公共運輸的機動性。同時,交通事故頻傳,也讓社會大眾開始反省汽車文化的弊病。一群致力於自行車安全的社運人士開始有計畫地影響荷蘭政府改變交通政策,包括提倡週日不開車,城巿禁止汽車進入巿中心,把原本作為停車場的廣場還給民眾,相關的基礎道路建設與配套措施也因應而生,各地方政府與民間社團也共同合作,推廣此一動態的生活態度。

一九七○年代末以前,荷蘭的單車政策主要是以單車騎士的道路安全為主要考量,著重在建立與一般道路區隔開來的單車專用道,以及配套的安全措施。經過社會運動的洗禮,如今,荷蘭政府從中央部會到地方機關皆大力支持單車為國民主要的交通模式,並在國家交通運輸計畫(NTTP)中,保有許多推動單車政策的方案措施。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從城市到鄉村,荷蘭學生都習於騎單車上學。在規畫完善的單車專用道上,可安全的往返學校與家中,因此少見接送學生的學校巴士。
[Not a valid template]↑ 全民普及的單車使用率有賴與公共交通完善的配套,幾乎每個荷蘭火車站都有室內的單車停車場,便於轉乘。
[Not a valid template]↑ 荷蘭的單車騎士在路上享有許多優越權利,連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文化重鎮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主體建築下,都保留一條寬敞通廊供單車自由來去。
[Not a valid template]↑ 實驗室內以化學法篩檢蔬菜農藥殘留,結果較快篩法準確。然而,要讓民眾食得安心,不能只靠末端檢驗把關,而應從源頭管理下手。
[Not a valid template]↑ 打破傳統產銷結構的「農家直採」,出現在全國最大連鎖超市的8家分店,創造生產者、消費者及通路三贏,也為超市探詢另類出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