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葉子豪
攝影/蕭耀華(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行在仰光前往坤仰公(Kungyagon)的路上,其實風災的痕跡已經看不太出來了。
路的兩旁一望無際的水田,有的已經插了秧,織就一張綠毯,有的還是黃水一片。用竹片和樹葉、茅草搭蓋的高腳屋錯落其間,水道縱橫、小舟往返,農民們用長柄叉卡住根部,將長達一呎的秧苗插入田土。
不過你若想打開車窗伸出鏡頭,凹凸不平的路面及跳曼波的車子可要讓人大失所望,因為通過軍方管制哨後的路,都是一樣讓人「七上八下」。
這是災後兩個月的緬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一個看起來已經復原,卻仍隱隱作痛的地區,對緬甸人來說,想到死亡或失蹤的十三萬同胞固然令人悲痛,但往者已矣,倖存者要面對的問題才更嚴峻。特別是在風災中,不只是人死傷慘重,就連耕種的主力水牛也損失了十三萬多頭,僥倖活下來的,不是受傷生病,就是和災民一樣,罹患了「災後創傷症候群」,無法下田耕作,加上大水摧毀了農田、房舍,也連帶讓農民預備種植的稻種泡了湯。
在耕牛與種子雙重損失的情況下,復耕成了緬甸當前的一大難題,為了舒緩水牛不足的問題,緬甸政府緊急應變,調集各地黃牛下田幫忙。而佛教慈濟基金會的賑災團,則是在稻種方面想方設法。
「我們不只是發放穀種,還要把愛放進種子發給農夫,誰願意種,有多少畝田就發給他多少穀種,我們要搶救世界米倉。」在出發前往坤仰公發放的前夕,慈濟宗教處主任謝景貴,道出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因為早在今年四月,國際米價就已經飆破每公噸一千美金的關口,而五月分的納吉斯風暴,又讓緬甸這個產米大國重創,聯合國預估緬甸今年的稻米產量將會減少百分之七,不但原定出口六十萬噸糙米的計畫無望,還需要從鄰國進口糧食應急。值此糧價屢創新高的年代,作為國際救援團體的慈濟,當然不能坐視這個世界米倉一蹶不振。因此選定七月上旬期間,在仰光市附近的坤仰公及礁旦(Kyauktan)兩個鎮進行稻種發放。
而此次的稻種發放亦受到緬甸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農業部協助下,慈濟購得了一萬六千三百九十五包,每包重約二十至三十公斤的IR50稻種。這是緬甸於二十多年前,自菲律賓水稻研究所引進的快熟種,自播種到收割,僅需一百一十天,雖然它在市場上,並不是價格最好的那一種,但比起其他需要四個半月方能收成的品種,仍是較穩當的選項。
拖到七月才下種,依照以往的經驗,時間已經相當急迫,慈濟人和受災農民都必須和老天爺搶時間,方能保住這一季的收成,特別是受災最嚴重的海岸地帶,一年通常只有一穫,可說成敗在此一舉!
「你我同為地球村的一員,您們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讓我們相互扶持,安危與共,用虔誠戒慎,敬天畏地的心,共同疼惜這顆承載我們生命的地球。」慈濟委員王明德恭讀了證嚴上人的慰問信,接著慈濟與坤仰公當地代表,在緬甸能源部長倫迪(Luin Thi)監交下,象徵性地交接了稻種及其他捐贈物資,展開了第一場次的稻種發放。
摸索著白色尼龍袋內的IR50稻種,出身於坤仰公的他似乎心有所感,向鄉親父老們發出信心喊話:「雖然我們遭受了風災,但今年緬甸的稻米不會減產!」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納吉斯風災過後兩個月,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許多基礎設施如道路、電力仍待復原。
[Not a valid template]↑ 洪水沖走了房舍、耕牛及稻種,讓緬甸受災農民疏解了因為無種可耕,必須貸款購買的壓力。慈濟深入鄉村,將四千多噸的稻種發放給需要的農民,幫助農村家庭與社區的復原重建。
[Not a valid template]↑ 經過兩個小時的船運,慈濟發放的稻種終於抵達村莊,領得稻種的村民,感謝與興奮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