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記憶】凍結?活化? 萬華歷史空間的保存難題

撰文/朱致賢(經典雜誌叢書編輯)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混的不是黑道,是友情,是義氣!」銀幕上男孩們揮拳鬥毆,一派青春浪漫,觀眾跟著看得血脈賁張。電影《艋舺》的賣座,讓萬華這個老市區再一次受到全台灣的注目,主要拍攝場景剝皮寮也一躍而成為全國著名的新景點。

很多觀眾可能不知道,在電影拍攝之前,剝皮寮街區整整被圍籬封閉了十年。二○○九年初,就在街區西側修復的預定完工日前兩個月,《艋舺》拍攝劇組為了尋找八○年代的萬華風情,找上了台北市政府。在當時「城市行銷」的熱潮下,市府傾全力支援,動用二十七個局處五百位工作人員,硬是提前一個月完工,以利劇組進駐。

《艋舺》上映後票房達到三億元,更吸引了四十萬人造訪剝皮寮,創下當年春節萬華街區十四億元的空前營業額,城市行銷漂亮達陣。然而這項讓市政府洋洋得意的政績,卻引來當地人情感上的反彈。

文史工作者黃適上在電影上映前發表〈我為什麼反對電影《艋舺》〉一文,直指:「像《艋舺》這樣一部本位主義與偶像形式主義的電影,對於萬華這個地區原本就一蹶不振的文化面貌,只是再一次的無情打壓,並且重新挖扒那些歷史的原罪,再次深化人們對艋舺的邪惡印象。」這篇文章在網路上引起正反兩方意見激烈討論,但對於電影的熱賣似乎並無影響。

「剝皮寮」指的是位在龍山寺東側,康定路一七三巷的歷史建築群。這是台北碩果僅存的一條清代街型,建築多為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牌樓厝。從古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由艋舺龍山寺出發,經小南門進城,或在半路轉而往南至鼓亭庄(古亭)的古街道起點,便是今天的青草巷和剝皮寮老街。

一八九五年台灣割日,台北仕紳聚集遊行艋舺街區後,從西門入城前往巡撫衙門,獻印簇擁唐景崧登上總統之位,宣布台灣民主國成立。這次遊行的起點,就在剝皮寮附近。

「剝皮寮保存的清代街道紋理和歷史現場彌足珍貴,但它能夠被保留至今,是陰錯陽差的結果。」歷史建築保存專家李乾朗說。

一九四一年,日治政府都市計畫,將剝皮寮劃為緊鄰的老松國小學校用地,實施禁建。光復後老松國小學生一度暴增到一萬一千多名,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小學,對校地需求甚殷,但教育局始終沒有經費執行剝皮寮的徵收整建。

數十年間,剝皮寮就在法令限制下維持原狀,居民們忍受生活上的種種不便與痛苦,卻也因此,當四周的老房子陸續拆除改建,剝皮寮意外地被完整保留了下來。

第一件民間參與的都市計畫

艋舺是漢人開拓台北的起點,一七○九年(康熙四十八年)陳賴章墾號向官府申請開墾大佳臘堡,其中心點就是萬華地區(大佳臘一名,即今所稱加蚋仔)。台北第一條街道(今貴陽街)出現在這裡,「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繁華歷史也為人們所熟知。

做為城市發源地,萬華無疑是台北歷史空間和文化資產的寶庫。然而OURs都市改革組織社區規畫師陳德君說:「在萬華做歷史空間保存的阻力非常大,可用的法規工具少,歷史建築往往單點而分散,也沒有歷史風貌專用區的劃設。」她在萬華參與社區規畫十多年,深深體認到當地緊密而複雜的人際網絡,讓有心整合者很難著手。「一個建築物的持分可能就有幾十人,想做一點更動都很麻煩。」

有意思的是,萬華代表性的兩個歷史空間保存案例──剝皮寮和糖廍文化園區,都是由當地居民發起的,時間上也十分接近。糖廍文化園區保存過程(大理街社區運動)更是全台灣第一個民間參與的都市計畫案。

當地從清朝就有甘蔗園和糖廍,日治時期是台灣最北的糖廠所在,光復後台糖接收改為倉庫使用。七○年代起台糖陸續出售土地給中國時報和市政府興建國宅,形成人口密集但公設嚴重不足的區域。一九九七年,台糖更決定將三間老倉庫所在的最後一塊核心土地租給西園醫院興建大型療養院。

消息一出,不僅許多糖廠老員工譁然,周邊居民也對這項開發案大感不滿。「在這之前,居民就因為台電計畫興建變電廠的事情抗爭過,療養院的事情起來,大家更是團結一致,常常包遊覽車到相關單位去抗議。抗議習慣了,小孩子還會問:『阿公,我們什麼時候再去抗議?』」自台糖退休的居民江支鐘回憶,「當時台糖的錢秉才董事長問我,居民為什麼反對?我說這邊是住宅區啊,療養院經常會有救護車進進出出的,容易讓人心神不寧。」

陳德君從大時空背景分析:「九○年代以後,台鐵多數快車不再停靠萬華,城市重心也已東移。居民們感受家園沒落,生活品質也不好,忽然又冒出這個開發案,都覺得『難道我們只配擁有療養院這樣的機構嗎?』因此糖廍保存可以說是居民們出於悲憤情緒的運動。」

儘管有重重阻力,在居民努力下,終於在一九九九年由內政部通過都市計畫案。二○○三年,三座製糖老廠房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二○○九年成立糖廍文化園區,並由明華園進駐其中兩座倉庫做為劇團基地。

糖廍文化協會會長陳麗珍說:「這裡原本沒有什麼社區意識,同一棟房子樓上樓下都不一定認識。因為抗爭活動,大家凝聚起來,經常可以號召幾百人參與。」她指著在公園一角的甘蔗園說,「後來公園成立,台糖錢董事長提出要求,希望在公園裡種甘蔗,讓大家記得這裡的歷史。一般公園是不能種植作物的,但這裡特別獲得許可,種了十幾種甘蔗。」

從千禧年開始,社區連續十二年舉辦盛大的「艋舺甘蔗祭」,以載滿甘蔗的牛車在萬華市街遊行,現場製作、傳承各種糖藝,更持續不斷舉辦社區種子營至今。文化園區不僅凝聚了居民的光榮感和認同感,很多外地民眾參加之後才赫然發現,原來台北竟然也曾經有糖廠的存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剝皮寮面廣州街一側的立面,是在日治時期市區改正時所修築,呈現典型的日治台灣店屋風格,兼具仿巴洛克風和現代主義的簡約。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北第一街」貴陽街的青山宮附近空地上,在廟會期間進駐流動走唱表演團體,吸引當地人觀看。
[Not a valid template]↑ 康定路上的拍賣行,維持傳統的拍賣方式,買家比眼光,也比膽識。
[Not a valid template]↑ 糖廍文化園區保留百年倉庫,在其左方的角落裡種植十餘種甘蔗供人認識,「五分車」重現當年運送糖製品的情景。
[Not a valid template]↑ 剝皮寮歷史街區如今是一大景點,人們在這裡尋找玻璃窗上映射的美麗幻影,窗內卻不見昔時真實風貌。
[Not a valid template]↑ 廣州街一棟老店屋,仿巴洛克式立面上裝設著霓虹燈店招,青山宮廟會的鍾馗五鬼陣與之相映成趣。歷史與現代的平衡拿捏,是必須不斷重新審視的課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