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流動】文明分野(上) 兩岸相異又相同的集體性格

撰文/趙中麒(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台上,民歌手陳達〈思想起〉的歌聲在黑暗中悠然揚起。伴隨歌聲,一群年輕人手持點燃的香枝,虔誠地祭拜祖先。隨後,他們褪掉身上的現代裝束,露出先民們所穿的藍衫,手拉著手繞圈走。象徵黑水溝滔天巨浪的白紗壟罩在他們身上,不敵巨浪襲擊,有人瞬間倒地,但仍不服輸地奮力起身,高舉雙手並凝視正前方。

終於,他們跨越了惡水猛浪,抵達了即將就此安身立命的土地。他們搬動巨石、在荒山野地中開墾。期間,有壯漢倒下、有新生兒誕生,也有節慶時的歡欣,他們似乎相信,只要意志堅定,必能克服所有堅辛和苦難,看見光明、迎向希望。

這是林懷民執導的現代舞《薪傳》舞作中刻劃的台灣移民史。舞作所呈現台灣早期移民唐山過台灣的艱辛與奮鬥精神,就像前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彭明敏在多篇文章所表示,從先民們決定越過黑水溝、前往台灣,便開始以「冒險、創始、開拓、耐苦、樸實、正直、熱情、互助」等所謂台灣精神,在這個「惡疫蔓延滿天地之亞熱帶荒島」上「創造新的生命」。

爾後,隨著台灣民主化與本土化,林懷民《薪傳》舞作和彭明敏言談中的台灣精神,不僅慢慢成為台灣國民性格的內涵,也逐漸變成當代台灣社會用以追尋、定位自我的價值,如同徐宗懋在《務實的台灣人》書中所言,「渡海先民勇敢樸直的形象大抵上被固定了,帶著英雄兒女的色彩,他們成為當代台灣人的雛形。」有意思的是,一九九三年,《薪傳》前往中國大陸,在深圳、上海與北京公演,演出所表現的台灣先民精神,被海峽對岸視為他們社會中失落已久的傳統價值。

失序嚴重的大陸社會?

當兩岸交流的深度與廣度持續增加,透過兩岸人民日常生活行為舉止的對比,當代台灣人雛形所展現的精神,被具體形容為「台灣文明程度比大陸高」、「台灣人比大陸人純樸、熱情」、「台灣人比大陸人具有更高的公民意識」……等。

幾乎所有台灣人都對這種對說法深信不疑,而大多數的大陸人士也相信這種比較。

在地鐵站,車子一進站,下車的人左推右擠地爭著下車,上車的人爭先恐後地搶著上車;馬路口的交通號誌燈不管顏色是什麼,行人兀自過馬路,車子的駕駛隨意按喇叭;去商店買東西,店員永遠都是一張撲克臉,找錢的時候,把臉側往旁邊,將錢甩在櫃台的桌面上;街頭乞討者,要了錢以後,會嫌不夠,指著施予者包包中的錢,再多要幾個子兒;另外,還有亂丟垃圾、隨地吐痰、整個社會充斥著以炫富為樂……。

以上種種,應該是大多數曾去過中國大陸的人的共同經驗。開放大陸人士來台旅遊以前,只有台灣人能前往中國大陸。大家所看到、聽到、經驗到的這些失序行為與現象,畢竟是發生在別人家裡面的事情,感受沒有這樣強烈。然而,開放大陸人士來台旅遊後,原本發生在陸客自己家的事情,也在台灣出現。在自己地盤上看著這些行為,台灣人受不了,「大陸人就是……」、「還是我們台灣人比較……」等種種批評,隨之而起,連移居台灣的大陸配偶看到自己同胞的行為也感到無奈。

嫁自福建省龍岩市的盧月香,在大陸籍配偶來台必須十年才能取得身分證與工作的年代,曾帶領陸配們上街頭要求政府縮減身分證取得時程、開放工作權。她坐在位於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的辦公室,娓娓地道出她在兩岸社會的生活適應:「我到台灣後,一開始,很不習慣那邊的生活,因為大家講話輕輕柔柔,太有禮貌了。等我習慣後,回廈門工作,又覺得這邊實在是……,還是『我們』台灣人比較文明。」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大陸改革開放後,貧富不均日益嚴重,社會瀰漫懷念解放初期吃大鍋飯的氛圍,在毛澤東故鄉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前往憑弔大鍋飯時代。
[Not a valid template]↑ 二○一三年全球黃金價格下跌時,大陸各地銀樓擠滿一窩蜂購買金飾的人。搶購熱潮除展現經濟實力,也顯示文革以後普遍存在於社會的「搶風」。(圖片/達志影像)
[Not a valid template]↑ 由於沒有政治參與權,透過打牌這個常民文化在牌桌上指陳時政,成為四川民眾抒發民怨的方式之一。(攝影/陳弘岱)
[Not a valid template]↑ 上海外灘天際線日復一日因霧霾被遮掩,面對如同每日生命課題的環境汙染,大陸人民早已習於一切,也默默接受。
[Not a valid template]↑ 重建社會道德的標語在大陸各城市隨處可見,在此同時,將紅磚道當成自家理髮廳延伸之類的「公共空間私人化」行為,也隨處可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