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107期精彩內容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北極狼在加拿大北極圈內的一塊浮冰上,進退不得。科學家發現此處約一萬一千個橄欖球場大小的巨型冰架已斷裂;氣候變遷所引發的骨牌效應,勢必危及全球生物圈。

【危機年代】
風不調、雨不順
從科學與環境看全球暖化

撰文/王寶貫

馬尼拉市一名女子焚燒輪胎以取得輪框時,難忍有毒臭味而掩鼻走避。如何在發展經濟之際顧及環境和生態的保護與平衡,已被視為必須致力解決的全球議題。

【危機年代】
大崩壞的前兆
台灣生態環境面臨的危機

撰文/林日揚

二○○一年七月桃芝颱風帶來強風豪雨,大規模的土石流,將南投縣水里鄉上安村的交通全部斷絕,損失慘重。近二、三十年來,台灣因為經濟掛帥過度開發,如今面臨氣候變遷的強烈衝擊,生態環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危機年代】
從大豆到太陽能
再生能源的開發與應用

撰文/楊駿北
攝影/劉衍逸

面對全球暖化危機,再生能源提供台灣在石油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從大豆提煉的柴油到太陽輻射的力量,各種再生能源為永續經營台灣,指出了一條充滿潛力的方向。

【危機年代】
惜資源 續物命
節約能源新方向

撰文/鄭鼎民
攝影/蕭耀華

原先無法回收的廢棄物,利用工業技術轉成燃料、甚至發電,為垃圾變「黃金」的最新註解。面對全球能源短缺危機,「多動一根手指」的省能概念,正被大力推廣。

【危機年代】
等待森林的小島
澎湖造林,十年有成

撰文/劉克襄

澎湖旱地,炙陽強風、少雨鹹水;克服各種環境的堅毅,體現於尋常庶民生活;但綠地卻始終無法在島上生根。一項名為「青青草原」的計畫,讓澎湖再現許久不見的生態與活水。

【比鄰亞洲】
河內
龍升之都

撰文/潘美玲
攝影/杜志剛

車水馬龍的河內市區,水果小販肩挑扁擔在街頭巡梭。放眼全球,社會主義的烏托邦如今僅剩北韓、古巴;蘇修之後的越南首都河內,亦逐地向資本主義靠攏,以老成穩重的腳步,一蹬一蹬地邁向未來。

【人間大學】
不只學藝更是問道
劉若瑀的優人心路

撰文/夏瑞紅
攝影/王悅心

以鼓、以舞、以詩樂,優人們在藝術上精進不懈,在尋常生活中,也隨時察覺自我的起心動念,力圖將表演與修行合而為一,呈現每個生命品質中,最好的一面。

【經典書摘】
福爾摩沙植物記
撰文/潘富俊

台灣寶島的特殊地理環境,孕育豐富而多彩多姿的生態系,從植物被引進的年分、分布狀況和附加的經濟價值中,可一窺它們在不同時代背景下,與人類的密切關係,以及盛衰榮枯的身世大逆轉和命運。

【編者的話】 撰文/王志宏
【經典人生】 從足下起步 撰文/釋證嚴
【經典札記】 一則《莊子》寓言的啟示 撰文/王思熙
【杏林筆記】 當醫生變成病人家屬 撰文/賴其萬
【科學手記】 為什麼要學數學? 撰文/江才健
【經濟學人】 生命的圓 撰文/周添城
【田野調查】 紋面‧樹影‧茅草房 撰文‧攝影/黃效文
【半世紀的愛】 躓踣終老懼病尋 撰文/李旭 攝影/林添福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