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人 回收物】新電子廢棄物回收觀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可能無法每一次都恭逢其盛,但相信我,自工業革命以來,每次一有新型的家電產品問世,都曾掀起和如今iPad發表時一樣轟動的話題。

一八五八年,洗衣機誕生,家庭主婦樂得不用再手洗衣物。一八七六年,電冰箱問世,儲存食物、處理隔夜菜?Ok,沒問題!一九○二年,美國工程師開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推出第一部冷氣機,讓炎炎夏日也能享受涼爽舒適。一九二五年,英國科學家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綜合各國技術,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開啟了傳播新紀元。

時至今日,別說是電腦、手機、mp3了,就是電子書,也以明日之星的姿態,來勢洶洶。科技始於人性,便利是戒不掉的癮,儘管微波食物會致癌的說法甚囂塵上,電子產品的電磁波有害身心的爭議不斷,但看準消費者心理,商人總是在設計產品時多留一手,以待他日推陳出新,循環獲利。

根據統計,光就手機一項,自一九九六年,政府開放民營業者經營通信業務後,台灣地區行動電話市場,進入戰國時代;二○○○年,台灣行動電話普及率還只有百分之八十多,全球排名第二,但到了二○○一年已躍升全球第一;隔年普及率更超過百分之百。

不只如此,二○○八年,台灣通訊門號約兩千五百萬支,但廢棄手機卻僅有九百五十萬支,幾乎是總數的三分之一。

只是電子產品的汰換率雖高,終究不像玻璃瓶或寶特瓶飲料一樣,是隨便走進超商,順手拿了就有的「日用」消耗品;一般人雖然也和它朝夕相處,卻對於電子廢棄物數量暴增的事實,警覺性相對偏低;再者,電子產品的製作精密複雜,不像上述的回收資源,經過多年宣導,大家多少反射性地知道,浪費紙張形同砍樹,焚燒塑膠製品會產生戴奧辛,但電子產品廢棄後會形成哪些汙染?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哪些傷害?一般人恐怕所知不多。。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瑞士店家銷售電子產品也須兼負回收之責,提升消費者回收意願。
[Not a valid template]↑ 桃園一家回收廠改裝二手電子產品再出售。
[Not a valid template]↑ 當廠商頻頻推陳出新時,一群環保志工卻默默承擔電子廢棄物的拆解工作,避免它們未經處理便遭隨意棄置,任有害物質汙染環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