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撰文/王志宏

【編者的話】209

「百分之二十的進大學,百分之八十的唸技職」的中歐小國奧地利,看他們從家庭、企業到官方如何呵護「師徒制」的落實,於是他們享有已開發國家極低的青年失業率,於是更能保有與傳承高水準的手工藝,樂器的製作就是其中之一。

0

【編者的話】208

中東難民問題隨著冬季的到臨顯得更為棘手。我回想著一九九八年在阿富汗巴米揚、二○○一年在伊朗阿富汗邊境與二○○二年在阿富汗境內所遇到的難民、所進入的難民營,那些曾被我拍攝、曾與我訪談的難民,那種透露出無奈的語氣與絕望的眼神,即使多年後,仍是歷歷在目,但人類荒謬的行為並沒有隨著人類的文明進步而減緩,《經典》連續兩期用了大幅篇章報導難民問題與現實窘況,無非是想讓讀者有更深刻的認識,但也想告訴大家,絕境中仍有天使的存在,仍有許多人願意伸出雙手接納與援助,台灣的慈濟基金會正是其中之一!

0

【編者的話】207

歷史上,難民對台灣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如上世紀的越南海上難民,與之前國共戰爭後撤退來台的二百萬軍民,這個島嶼均展開雙臂接納包容。《經典》特別專題【良心與政治的考驗──歐洲難民問題的進行式】,除了讓讀者了解來龍去脈之外,更思索我們能否做些什麼?

0

【編者的話】206

特別將老人長照當成一個重要的議題,我們分遣兩組同仁就更早面對此問題的荷蘭與日本兩國的老人現況,做了深入的報導。如何能「有尊嚴的老去」,高齡如何不消秏過多資源與如何符合現代社會的高齡照顧,就成為書寫的重點,當然也為未來的你我與台灣整體社會藍圖提供可能的願景!

0

【編者的話】205

儘管每月翻讀同仁一趟趟辛勤於海內外的採擷成果,《經典》創刊迄今仍努力開拓居住島嶼先天命定的狹獈視野,並嘗試挹注新思維於封閉社會的企圖與想法,過去十七年來,一直如是堅持著,《經典》的用心,相信讀者最是了解並予以肯定的。

0

【編者的話】204

《經典》【台灣綠食堂】專題引起一連串的食安問題探討,這次,我們再引申這個議題成「真食餐桌」──顧名思義「真正的食物」要在「真正的餐桌」,這不僅是食安問題,也談到了食物倫理甚至是家庭的倫理問題。

0

【編者的話】203

《經典》攝影召集人安培淂,側寫與記錄災後的尼泊爾,同時也讓他找尋記憶中的尼泊爾來比對。兩個星期後,在搭了整夜飛機後,一早直接出現在辦公室,埋首忙著整理照片,他平常總是喋喋不休的,這回接連幾天,竟然不停哼著「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彼此都感恩……」的慈濟一家人曲調,這可能是另一種更可怕的喋喋不休,相信此行他一定有很深的感觸吧!

0

【編者的話】202

何者為文化創意,文創是否能轉為商機?這個命題是對也是錯,文化是要慢慢札根,是要一種氛圍來瀰漫來浸淫,是一種大型的基礎工程!創意是文化活動中的一環,要將文化轉為商機,並不是有硬體就行得來的,需要的是更多的軟體,還有孵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