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路】異中求同 南橫公路台20線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末的午後,燦爛如金箔的陽光,彷彿要把台南拉回往昔「一府、二鹿、三艋舺」時代的榮光裡。

在台二十線的起點,全台灣古蹟密度最高的台南市中西區,幾名頭戴遮陽帽、手持扇子的日本歐巴桑,七嘴八舌卻又看得出她們正力持優雅。當導遊指著前方的「湯德章紀念公園」說:「這原是紀念前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公園」時,眾人紛紛發出:「喔!」的一聲;當導遊轉了個身,指指背後的歐式建築再說:「而這個國家文學館,就是以前的台南州廳!」只見歐巴桑們像說好了似地,同樣的姿勢、表情,又重複了一次。

放眼望去,以環狀的公園為軸心,有著「119」三個腥紅大字的消防隊,原是日本時代的「合同廳舍」;警察局是「警察所」;氣象局是「測候站」;如綿裡針無處不在的殖民痕跡,讓台灣一向是日本遊客的最愛。至於金髮碧眼的背包客,雖不知確實來歷,但想是在瀏覽過赤崁樓後,屐著涼鞋一路緩步走到孔廟,在大成門旁的「下馬碑」前,他們一邊好奇地聽友人解說碑文,一邊拗口地學舌:「瘟(文)烏(武)官員、豬(軍)瞇(民)人等,ㄓ(至)ㄔ(此)瞎(下)馬……。」惹得一夥人哄堂大笑。

相較於外國人對古蹟的著迷,熱騰騰、香噴噴的小吃,顯然更能喚醒本地人的思古幽情。「虱目魚粥」、「台南肉圓」、「台南鱔魚炒麵」……,數不盡的美食分布在台二十線的沿線或周遭,吸引遊客不說,一些喜歡把老店歷史附會於城市發展的老闆,滿嘴的府城故事,更是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古蹟多、小吃多、車多、人多,偏偏馬路狹小,這就是台二十線給人的最初印象。由此往東延伸,在抵達終點——台東縣海端鄉和關山鎮的交界前,離開台南市的同時,古蹟漸少,但緊鄰的新興工業城台南縣永康,不過四十平方公里的面積,卻擠了高達兩千八百多家的工廠。

為數眾多的工廠,雖非直接林立於台二十線的兩側,但大量就業機會帶來大量的移民,促使做為小鎮東西向主要幹道的台二十線,吸引各式各項商店應人潮而生的同時,千篇一律毫無二致的連鎖店招牌,也叫這裡的台二十線,反倒成了一條毫無特色的道路。

無論如何,一直到這裡,基於慣性,一般人不免以為,台二十線就是這麼一條熱熱鬧鬧的道路。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喧囂的影像還殘留腦後之際,車行台二十線上,眼前的畫面,卻在不知不覺間,呈現巨幅的落差。隨著鋪陳於平原的路面,開始進入起伏的丘陵地,城市的氣氛漸淡、鄉村的味道漸濃,大約是介於台南縣的新化、山上、左鎮、玉井、南化與高雄縣甲仙鎮之間的道路兩側,景物也由原先櫛比鱗次的商店,變化為低矮的果園、叢生的灌木林;至於學者口中分布於當地的平埔族人,卻如空曠的道路一般,完全不見蹤跡。

不只如此,一路繼續往東,在進入山區時,同樣的變臉把戲,台二十線又玩了一次。這次,隨著海拔不斷攀高,這裡的台二十線路段,又被稱為「南橫公路」。在行政地理上,它開始進入高雄縣的六龜、桃源與台東縣的海端鄉;在地形上,雪山山脈、玉山山脈、中央山脈等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山巒映入眼簾;在住民上,它更與平原地區的漢人、丘陵地帶的平埔族相異,而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全是素有「高山守護者」之稱的布農族。

異質性高的橫貫公路

走過繁華的台南市、永康路段,原以為台二十線除了起點了得外,不過就是條全台隨處可見的道路?怎知一路東行,它不僅在地形、地貌上,呈現與縱貫道路單一特質截然不同的變化,就是在沿途的人文歷史上,不論或顯或隱,都基於台灣過往開發的軌跡,併陳著各自獨立、塊狀般的族群區隔。

平地、丘陵與高山,漢人、平埔與布農,異質性奇高的三個路段,在一九七二年時,終因台二十線的全線通車,而首次有了貫通。

當年,自從中部橫貫公路與北部橫貫公路相繼完成通車後,台灣的東西向交通雖稱大致底定,唯獨嘉南平原以南地區的居民若要趕赴東部、或是台東縣關山地區的民眾要到西部求職、探親時,總還是得花上一兩倍的時間,迂迴繞道枋寮、楓港與大武等地;當時的公路局,於是才決定在台南、高雄與台東三縣的崇山峻嶺間,另外開鑿一條新的橫貫公路。

然而,細究道路完成的始末,早在現代化的公路出現以前,這截然不同的路段,卻早已依照各自不同的需求,發展出不同的道路形式;包括在路段與路段的銜接上,也因不同族群間的相互貿易,而有了或頻繁、或疏淡的往來。

其中,除去深居山林的布農族,向來較少與平地有直接互動外,不管是漢人與平埔族,或平埔族與布農族,源於地緣關係,不僅接觸的時間極早,連帶地,也促使各種東西往來的小徑,透過貿易者的雙腳,逐漸踏踩出來。

如同前述,古蹟林立的台二十線起點,幾乎可說就是台灣歷史的縮影。然而這種說法,卻多少是以漢人的觀點做為論述的出發點。

在這個觀點下,台灣的「開發」自漢人移民來台始,而直至康熙、雍正兩代,只因為防漢番糾紛,清廷設下「棄地禁墾」政策,此舉,除導致清初開發的重心,都落在西部平原的南北軸線外,連帶地,也使道路的發展,多局限於以西部為主的南北縱貫道。

然而這樣的情形,在清末著名的「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有了重大改變。一如大家對台灣史的了解,該事件爆發後,沈葆禎為求充實邊防,除了有開闢北、中、南三路之議外,更奏請朝廷,解除「棄地禁墾」的禁令。隨著這兩項政策的先後完成,台灣除了首度有了三條貫穿東西的官闢道路外,百年來漢人移民不准朝東進入丘陵、前往山林地區開墾的限制,也得到空前的解放。

一經禁令解除,許多漢人,果然就前仆後繼地冒險進入山區,從事提煉樟腦與雜貨買賣等生意;而根據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葉春榮教授的說法,以東西向的台二十線為例,在禁令解除之前,當年接通台南縣市的道路,也即今天的中山路、北門路、開元路與中山南路等,別說是有所興建了,就是連較具體的路基,也因沿途人煙稀少、又不時受到「番人」出草的威脅,始終未曾出現。但禁令解除後,不只嘉南平原東西向沿線人口漸多,兩端往來次數增加,到了一九○四年,至少從台南市中西區往新化的路段,已清清楚楚地出現在日本人繪製的《台灣堡圖》中。

至於過去平埔族語稱為「大目降」(漢譯「山林之地」)的新化、以及再往東的道路,雖然在同一幅地圖中,只是一條由粗變細、顯示道路寬窄變化的虛線,但卻足以證實,一條由西向東、橫貫台南到高雄兩縣的固定小徑,已隱約出現。

湯姆生的驚異之旅

根據中研院民族所的葉春榮教授的說法,不管是就該區沿途的地形,或族群間貿易往來的情況,見諸十九世紀英國人湯姆生所著的《麻六甲、印度支那與中國間海峽:十年的海外旅居歷險記》(The Straits of Malacca, Indo-China and China; or, ten years’ travels, adventures, and residence abroad)一書,都能多所印證。

公元一八七一年,年輕的攝影師湯姆生(John Thomson)在基督教長老教會馬雅各牧師的陪同下,展開了一場福爾摩沙的驚異之旅。此行,他一方面要與牧師造訪山區中的各個醫療站,另方面,也打算滿足其個人強烈的好奇心。

在馬雅各的帶領下,湯姆生與挑夫、嚮導等一行人,背著笨重的攝影器材,從台南的府城出發;他們先是經過舊名「拔馬」的左鎮、古稱「甲仙埔」的甲仙,然後往山區挺進。

根據湯姆生在書中的描述,當時的左鎮一帶,還是遍布竹林的地區。沿途風景雖然美,但樹林中不時出現的七呎大蛇、盤繞樹根手指般粗的蜈蚣,還有地上不知名的毒蟲,都讓他們嚇出一身冷汗。

及至到了甲仙,路途唯有更加艱險。山勢至此愈形陡峭,野徑兩旁鬆垮的土石,隨時都有可能掉落下來。走在楠梓仙溪和荖濃溪河床上,湯姆生沒有一刻是不提心吊膽的。

當年湯姆生所行經的路線,雖不盡與今天的台二十線完全相同,但從台南府城一路往東,朝左鎮、甲仙、六龜、荖濃的走向,兩者間的重疊度,卻超乎我們今天的想像。

只是對照湯姆生所拍攝的照片,今天的左鎮、甲仙一帶,竹林已被砍伐殆盡,突出的小山坡也被剷平;唯獨高低起伏的地勢,還有荖濃等溪的潺潺流水,仍與湯姆生當年所經歷的殊無二致。

然而湯姆生的所有照片與文字,其最大的價值,或許還是在此番旅程中,他對於平埔族的諸多紀錄:

「(這裡的)婦女髮色呈現深棕或全黑,從前額往後梳成髮髻,以紅布與線加以纏繞,穿過左耳後上方後再固定於後腦杓,居民多頭裹巾布。」

「有些樹根被搭成小廟,成為當地村民膜拜的對象。民眾多半選中老樹做為小廟的所在。」

「……他還展示先前從高山部落那邊獲得的樟腦原料、毛皮、野豬牙、樹藤與其他器具,代價則為他帶過去的玉珠、紅布、刀和火藥。」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台二十線小檔案】

  • 位置:起點位於台南市中山路口(湯德章紀念公園正前方),終點在台東縣關山鎮德高陸橋。
    全線總共行經四個縣市,分別是台南市的中西區、北區,台南縣的永康市、新化鎮、
    山上鄉、左鎮鄉、玉井鄉、南化鄉,高雄縣的甲仙鄉、六龜鄉、桃源鄉,以及台東縣
    的海端鄉。
  • 長度:203.188公里
  • 別稱:台二十線在進入山區後,即一般人所稱的「南橫公路」。
  • 特色:全線橫貫平原、丘陵、高山等三種不同地形,在歷史上,分別主要是漢人、平埔族,
    與布農族人居住所在。此外,南橫公路段以日治時興建的關山越嶺古道為基礎而興
    建,全段風景優美,有寶來、霧鹿、碧山等溫泉,埡口雲海,天池、檜木、向陽等森
    林公園,是著名的高山景觀公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由空中俯瞰台二十線的南橫公路段,最能領略沿線中央山脈的壯闊雄奇,及當年築路人員的艱辛。其中左側的白點,就是全線海拔最高的關山埡口。(攝影/齊柏林)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南市中西區古蹟遍布——興建於公元一六六五年的孔廟,開全台之先。
[Not a valid template]↑ 山上耕地有限,南橫的草莓栽種規模都不大。為求番茄藤蔓順利攀爬,農人特別從平地購買山上沒有的竹竿。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