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釋證嚴
在佛教裡,行菩薩道是智慧的選擇,不是一時的感動。每位人間菩薩從發心立願利益眾生開始,都要經歷見習培訓。人間菩薩為人群付出要專心於道,信解願行,涵養堅定的信根、堅定的念力,對事才能無所畏懼;如此認真行道,所見的風景開闊,能鋪就一條穩健的菩薩道。
同時,佛陀鼓勵我們走入人群,看遍人間苦難,透澈天下人事物,增長智慧。在人群中一樣是接受教育,因為人人皆可說法,尤其有人能以自己的生命歷程,讓我們看見人間菩薩如何為人群無所畏、無所求地付出,而且法喜充滿。
數年前,艾瑪颶風橫掃加勒比海,慈濟前往援助時,才知道受災的觀光勝地聖馬丁,竟然有著成熟的慈濟種子。當地的朱細芳師姊在香港書展認識慈濟後,與同修師兄張傑榮返回僑居地,十六年來就地取材,默默耕耘,用慈濟之名做慈濟事。
當地多數人不了解佛教,他們就用實際去「做」,來呈現佛陀的教法──何處有災難?菩薩就於該處現身,拯救眾生。颶風重創聖馬丁後,島上沒水、沒電、沒糧食,他們代替台灣慈濟人在當地發放大米,也將自家烘焙坊的麵包,全部提供救災。其實若趁那個機會提高價錢,也是一大筆生意,但是他們選擇了布施。
由於受災人數眾多,來自台灣的大米有限,只好打開分裝,重新分配,讓每個人都能得到糧食。他們用大杯子量米發放時,也給予「三好」的祝福,請鄉親一同發好願:第一杯米,「口說好話」;第二杯米,「心想好意」;第三杯米,「身行好事」。這「三好米」是人間菩薩教育的方法,期待人人彼此祝福,互愛、互助,心裡常想著慈悲利他。
除了救濟鄉親,他們騰出一個空間,在當地培訓志工;每星期剪輯好大愛台節目,與當地人分享,讓大家一點一滴了解慈濟的緣起,以及慈濟如何在國際間為苦難人付出。當地志工經過培訓,也能放下身段助人,甚至有些曾受助的人希望停止扶助;過去已經領過物資,現在沒有領取沒關係,自己也要當志工。本來手心向上,接受幫助,因受大愛感動,變成手心向下去付出。大家的心受到佛法滋潤,總是規規矩矩、歡歡喜喜。
十多年來,朱師姊他們孤單地在聖馬丁認真做慈濟,不曾放棄。即使島上資源缺乏,他們也能以智慧引導當地人體會得少為足,心存感激,讓當地氛圍充滿溫馨。感恩他們遇事無畏、付出無求,將慈濟帶回僑居地,與當地人分享,不斷將菩薩道路鋪平擴大,接引更多人走上這條康莊大道。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