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鼎民
「多一分準備,少一分災害」對你我而言,像是空氣游絲般的老生常談,政府偶爾出現的苦口婆心,但對於日本─近代發生海嘯次數最多的國家,卻將這兩句話具體實踐其日常防災工作當中。
據統計,歷史上發生傷亡人數超過三千人的海嘯,十六次日本即佔了七次!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嘯,百分之八十分布在太平洋地區,其中,百分之六十發生在日本的周圍海域,是這樣的地理環境,這樣的歷史,造就日本今天防災體系的健全,連海嘯的英文單字「Tsunami」,也是從日文發音轉譯成西方世界的共同語彙。
「Tsunami」,日文漢字叫「津波」,「tsu」意指港口,「nami」則是波浪的意思,從字的原意來看,或多或少反映了日本是個高頻率發生海嘯的國家。早期,海嘯的英文並不叫「Tsunami」,一般都泛指海嘯為潮浪(Tidal Waves),雖然潮汐的消長會影響海嘯衝擊岸邊的程度,然而,海嘯形成不完全由潮汐而起,還包括了地震、火山爆發、隕石掉落等。
地震為海嘯形成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科學界也常沿用「地震的海浪」(Seismic Sea Wave)來稱呼。但不管是潮浪還是地震浪,似乎過於以偏概全,以致於未能窺其生成原因之全貌。故西元一九六三年國際科學會議上,沿用Tsunami為西方世界共通海嘯用字。
日本周圍海嘯形成原因
南亞大海嘯,讓日本頓時成為受災國諮詢經驗的最佳典範,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氣象局從地震震源及規模分析出海嘯的高度及到達時間,於地震發生後兩到三分鐘發布情報,如果這次環印度洋各國也設有海嘯預警制度,傷亡人數勢必降低許多。
無奈,發達的制度經常需經過慘痛經驗的教訓,方能體會「防患於未然」的真諦。
日本為一狹長列島,海岸線破碎,板塊交互運動時,形成震源淺,規模大的「海溝型地震」。當海底以下震源規模超過六以上,深度不到八十公里,便成為海嘯形成的高危險因子。
海底地震發生時,地震引起的海嘯向四方傳播,海底越深,傳播速度越快,當海嘯從水深的地方傳播到變淺的大陸棚,速度急遽減緩,接觸陸地時,海浪一波波堆疊,高度也隨之增加。這也是為什麼海嘯警報一發布,停泊在港灣的船隻必須迅速遠離,隨後而來的大浪很有可能將船隻沖進陸地,甚至像「玩具」般輕而易舉的摧毀。相對的,遠離陸地的船隻在海洋上僅會造成上下搖晃。
西元一八五四年,日本安政東海地震,引發海嘯達七公尺,造成一二二人死亡,便是海嘯進入淺海,能量高度集中造成的重大災害。
日本是四面環海的島國,受海浪侵襲的危險因子本來較他國來得高,據日本海洋地理資料中心(Japan Oceanographic data center)統計,單是國內民間研究海洋如日本氣象協會(Japan Weather association)的相關團體,便超過三十個,再加上政府與京都大學之類的防災研究所,將超過百個以上。海嘯觀測機制也相當健全,包括日本的行政院(內閣府)、交通部(國土交通省)、海巡署(海上保安廳)和氣象局(氣象廳),甚至民間自治團體,都在國土四周設有海嘯觀測點。
高度天災風險的國家
以日本的海嘯警報為例,氣象局依照波浪的高度發出程度不同的警告。海浪高度零點五公尺以內,發布「津波注意報」,提醒民眾提高警覺,當海浪高度介於一到兩公尺時,發布「津波警報」,浪高超過三公尺時,發布「大津波警報」。
日本曾經發生這麼一個例子,位於日本海沿岸的石川縣發生海嘯,氣象局發布海嘯警報,但巡邏直昇機卻空拍到石川縣沿岸當地民眾看海浪湊熱鬧的場景,民眾未依指示疏散,造成政府當局不小的震撼。
至此之後,氣象局一旦發布警戒公告,海岸嚴禁民眾前往,嚴格執行與取締;透過地方政府及廣播系統,幫助沿岸居民依照指示撤退,警戒區內鐵、公路完全停駛,公共區域皆停止營業。
正因為如此,日本總務省消防廳將自己的國土解釋為「高度天災風險的國家」,不僅有上述的地震、海嘯,颱風、連日豪雨帶來的洪水、火山爆發在日本也不少見。所以,日本氣象局除了一般的氣象預報、氣溫預測,在其編制內還有颱風、地震、洪水、火山和海嘯等情報;可以這麼說,日本完整的災害情報系統建立在因天災而具備的高度憂患意識之上。
雖然日本發生海嘯的機會高過於其他各國,但海嘯如同心圓般擴散,太平洋沿岸各國都有發生的風險,其中,夏威夷位於太平洋中心,四周又無屏障,無可避免的受到海嘯多次波及;再加上環太平洋也是地震板塊交界處,地震引起的海嘯頻率相當高。
太平洋海嘯預警
西元一九六○年,智利發生規模約九點五的地震,隨後引起的海嘯在二十二個小時後,遠從太平洋西南海域,越過整個太平洋侵襲日本島的岩手縣及宮城縣(位於日本本州偏北),夏威夷也在這波海嘯傳播途徑中受到侵襲,當地還有「海浪被抽乾後猛力回捲,連計時停車錶都被折成兩半」的珍貴歷史照片。
因為其地理位置,總部設於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Pacific Tsunami Warning Center)便成為太平洋上偵測海浪波動的中樞。西元一九六四年,阿拉斯加外海發生規模約九點二的地震,引發的海嘯重創阿拉斯加沿海城市。
以上兩起事件引發環太平洋各國 高度關切,故在一九六五年,由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主導,成立國際海嘯預警系統,會員國目前共二十六個國家,幾乎分布在環太平洋沿岸,位於夏威夷的預警中心將在地震發生時,即時測量海浪波動變化,將海嘯情報發布各會員國。
感應地震震波的海底偵測站,發射超音波給飄在海面上的浮標,裝有接收器的浮標接收訊息後,再轉接給衛星定位系統,最後,衛星再將資料傳回預警中心,由電腦分析算出海嘯行進模式及規模。
然而,位於夏威夷預警中心的資訊,並不能總是提供有效且精準的海嘯情報給各國,就連島內,也會發生因為資訊判讀不足而產生人力與經濟損失,平均一次警報發布的失誤,耗費的社會成本將達三千萬美金。為了能在第一時間偵測海嘯的正確資訊,包括日本、法屬波里尼西亞、俄羅斯、智利和美國都設置地方監測系統,將提供即時情報給予各國做海嘯警報發布的重要參考。
很顯然的,這次南亞大海嘯死傷慘重,印度洋沿岸各國沒有設立海嘯預警中心是不爭的事實,然而,維持這樣的警報系統,到底所費不貲,據<東京路透>報導,一年的運作費用高達兩千萬美元,這對經濟尚未達到此水平的南亞各國,或許,擺在眼前的,聽天命往往比盡人事來的更現實、無奈。
因此,聯合各國的援助計畫將決定南亞未來,可以盡人事,還是繼續聽天命?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