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腳故事】台南將軍令 返鄉青年的農村願景

撰述/賴英錡(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軍!」車無輪、馬無韁,黑紅兩方陣營的將士短兵相接,這邊拐了一個馬腳,那邊放了一記馬後炮,過河卒子無路可退,只得背水一戰。兩位銀髮長輩坐在長椅上下象棋,一旁站著圍觀的伯伯們,一會提醒:「起手無回大丈夫」,一會又說:「觀棋不語真君子」,雙方你來我往,彼此過招,好不熱鬧。

雖然僅是紙上談兵,但伯伯們彷彿重現了三百多年前的戰爭場景。一六八三年,施琅擔任水師提督大將軍,授命率兵攻克台灣,打敗鄭氏政權。「為了獎賞施琅征台有功,清朝政府賜予他寶馬一匹,並讓其跑三天三夜,所經之處,皆賜為世襲業地。」八十歲的施永龍是施琅的第十八代子孫,他指著遠方一覽無遺的田地繼續講古:「從西邊臨海的馬沙溝上岸,馬兒一路向東奔馳,到了將軍這個地方馬蹄突然斷了,於是在此建立『將軍府』。」

時過境遷,昔日重兵布署的肅穆情景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祥和的田園風光,結實纍纍的金黃稻田預示了豐收的喜悅,田邊一排排呈三角狀的黑色芝麻堆,遠遠望去有點像瑞士巧克力。今日的台南市將軍區已成為富饒的魚米之鄉:盛產牛蒡、棉花與蘆筍,也因為胡蘿蔔產量居全台之冠,而有「胡蘿蔔之鄉」的美譽;每天午後,滿載而歸的船隻緩緩駛入臨海的青山漁港,批售新鮮漁獲。

走進大型冷凍庫裡,直逼零度的冷冽低溫讓人不禁打起哆嗦。一箱箱擺放整齊的紙箱裝滿了剛採收的新鮮牛蒡,準備銷往日本。由於牛蒡富含蛋白質、脂質、鐵等養分,屬養生食物,深受日本人喜愛,別名「台灣人蔘」。

農村的富饒與哀愁

擔任將軍區牛蒡產銷班班長的黃啟銘說:「我爸是種胡蘿蔔起家的,早年將軍這個地方,很多農夫都在種蘿蔔。我接下家族事業後,除了胡蘿蔔之外,又增加牛蒡為主力。」

濱海的將軍土壤含鹽量高,能耕種的作物選擇不多,多以根莖類為主。在農會積極推廣下,將軍約有十五公頃的牛蒡田,每年產值曾達三千萬,曾是全台牛蒡規模最大的產地。

然而,一窩蜂地耕種單一作物,若遇上「供過於求」的市場失衡,容易導致「穀賤傷農」的問題。今年六月初,才發生香蕉價格崩盤,產地收購價從往年平均一公斤十五元以上跌至六元左右,隨即又發生鳳梨價格大幅跌落,從平均十元以上跌至六元,農民血本無歸。

「老一輩的農夫常有『跟風』的心態,看到人家種什麼、覺得好賺,就跟著去種,其實就是『押寶』的賭博行為,沒有注意到潛在風險。」黃啟銘搖搖頭地分析:「再來是老農們缺乏對市場資訊的充分掌握,常常錯估情勢,市場上明明就有供過於求的跡象了,還持續加碼種植,最後價格不好,當然損失慘重!」

他指出,要解決滯銷問題,不只要掌握市場情勢、勿人云亦云,更要朝產品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舉例來說,販售生鮮牛蒡之外,黃啟銘也研發了相關產品,像是牛蒡茶、牛蒡鬆、牛蒡餅乾等,為的就是分散風險。

除了生產過剩導致作物滯銷,靠天吃飯的農夫還得擔心自然災害。今年六月底的颱風「巴比侖」雖然北移,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但其引進的西南氣流挾帶大量水氣,仍為台灣中、南部帶來豪雨。一連幾天滂沱大雨,讓農夫眉頭深鎖,連抱怨都還來不及,便得趕緊提起農具搶收田裡的作物……。

「雖然無法防止颱風豪雨發生,但我們仍然可以降低天災對農產的損害,例如農糧署就有補助農民蓋溫室,一分地約補助三十二至六十五萬不等,讓農民面對風災不必提心吊膽。」將軍區農會總幹事吳明成接著說:「將軍現在大概有一百位青年從事農業,其中便有不少人申請溫室補助,種植蘆筍、洋香瓜等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

近年來,青年返鄉務農蔚為風潮,或許是不願忍受城市的擁擠和喧囂、昂貴的物價與緊湊的步調,他們選擇回到環境相對清幽的鄉村尋求機會。吳明成發現到:「青農的優勢在於觀念新穎且包容性強,很多事情一點就通,不像大多數的老農,你跟他講十遍,對方還不一定能接受你的說法,如推廣不噴農藥的無毒農法,就很難讓老農信服。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老農種了一輩子的田,一時半刻很難改觀。」

現在的年輕人屬於網路世代,網路上蒐集、整合資訊的能力強、速度快,彼此之間也樂於即時分享訊息,再加上品牌經營和行銷,這些都是長輩們望塵莫及的優勢。「青農掌握市場資訊的速度,有時甚至還快過農會!」吳明成笑著說。

清晨四點半,稀疏星辰在墨藍色的天空中閃爍,一絲金黃色的曙光穿過薄弱的雲層,照射在廣袤的蓊鬱田地上。當多數人仍沉浸在甜美夢鄉時,黃氏兄弟倆已勤快地穿梭在自家溫室狹長深邃的蘆筍田裡。性格開朗的兄長黃昭穎放下手中的鐮刀:「要趕在太陽變大前採收完畢,不然蘆筍會失去鮮度和溼度。」

不到三十歲的黃昭穎,不忍心爺爺辛苦耕耘一輩子的田地因沒有人承接而荒廢,再加上小時候和弟弟在田間玩耍的美好記憶,退伍後,便和弟弟黃尉閔一起返鄉務農,種起將軍區的特產蘆筍。

天未亮就得上工,兩兄弟一路採收到上午九點多鐘才得以稍歇片刻,吃頓早餐。但可別以為工作就這樣結束了,他們還得趕在下午兩點以前,依據蘆筍的長短、粗細、筍芒的完整度做分類與包裝,共分為十二種等級,其精細程度可見一斑。

下午兩點鐘,他們開著小貨車將產品載到當地集貨場,再委託貨運業者運往台北第一果菜市場。返家後,還得繼續處理尚未分類、裝箱的蘆筍,管理客人的網路訂購單、經營網路社群品牌……直到晚上才得以休息。但睡沒幾個鐘頭,他們又得要提著鐮刀到田裡採收新冒出的蘆筍,如此日復一日,接連好幾個月。

返鄉至今邁入第四年,事業小有成績的兩兄弟創立了品牌「相交蘆筍」,也開放體驗採收蘆筍,希望遊客不只能嚐到新鮮蘆筍,更能與將軍區的人和土地產生更多連結與故事。「種田真的比想像中還要辛苦。」黃尉閔提醒:「不只工時長,還得長時間彎腰播種、收割,對體力是一大考驗,有意返鄉務農的青年要三思而行。」

任職於台南市政府農業局的張家維也同意:「青年返鄉聽起來帶有一點浪漫的想像,但千萬不能過度理想化,有很多挑戰或風險要去面對。有的年輕人帶著熱情進入農村,不出一、兩年就把積蓄花光,甚至負債上百萬,最後不得不放棄,又回到城市謀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金興宮建於一八八九年,主祭保生大帝,是將軍居民的信仰中心。廟裡也蒐藏當地文物,供遊人更加了解在地文史。
[Not a valid template]↑ 牛蒡也是將軍特產之一,因富含礦物質又被稱作台灣人蔘。黃啟銘擔任牛蒡產銷班班長,致力於推廣生鮮牛蒡及相關產品如牛蒡茶、餅乾。
[Not a valid template]↑ 天還沒亮,青農黃尉閔蹲坐在溫室裡的蘆筍田,採收昨夜新生的蘆筍,必須趕在破曉前完工,否則蘆筍將因日曬而失去水分,影響品質。
[Not a valid template]↑ 同是返鄉青農的楊家銘採收白河特產蓮藕。他使用友善自然的無毒農法,希望在種植作物的同時,也能顧及環境和食品安全。
[Not a valid template]↑ 因為返鄉青年的投入,讓原本周遭環境凌亂的景點鯉魚池煥然一新。
[Not a valid template]↑ 儘管將軍地處偏鄉,面積僅四十多平方公里,卻是物產富饒、文人輩出,台灣文學史上知名團體「鹽分地帶」的成員吳新榮便來自將軍。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