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朝聖 佛法原鄉的心靈之旅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夜飛機降落在加爾各答機場,從高速公路疾駛進入市區。一個城市的夜晚,往往讓人看見更多真實,闇黑中我辨識出人行道旁,隨處橫躺的幾條遊民的人型剪影,碎糊狀的垃圾小山旁,瘦削的黑狗不懈地翻找著可能的食物殘渣。

翌日早晨,太陽高掛,市井裡活潑喧鬧,濁油鍋裡的手桿麵餅滋滋作響,土牆邊一排淡綠色的木板凳,大家開心吃著印度的銅板國民美食:熱奶茶+,一派安之若素。

這是一個混亂髒汙的城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一個充滿生命力,歡樂知足的小世界,街頭日日如實上演著「人生泥淖」、「與貧窮拔河」的連續劇碼。

印度,聲、色、氣味濃烈。

姚仁喜在《朝聖》一書中這樣寫道:「印度的混亂,對朝聖者而言,是個極大的加持,因為它真正強迫你睜開雙眼去看!」

砰咚跳動的佛教心臟

印度,這個歷史上的文明古國,宗教、種族、語言多元豐富,世界人口第二大的國家,十三億人,八成信奉印度教,即便兩千五百年前佛教在印度興盛,但今日佛教徒的比例僅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五,然而印度發源的佛教對於周邊國家的輻射傳播(南傳、北傳、藏傳),卻影響至鉅。

西元前六世紀,喜馬拉雅山下藍毘尼(Lumbini)出生的印度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二十九歲時從宮廷出走,三十五歲證悟成道,成為一位至聖的覺者──佛陀(Buddha)。

佛陀誕生、證悟、說法、涅槃的人生旅程,足跡多集中在印度東北部的比哈爾邦(Bihar)及北方邦(Uttar Pradesh)(除了出生地尼泊爾的藍毘尼)。佛陀在離家五百里外的摩揭陀國(Mogadha)參學修行,周遊迦尸國(Kasi)、末羅國(Malla)等地傳道說法,度過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從地圖上來看,印度的右上方,這一顆砰咚砰咚跳動的佛教心臟,為人類帶來正信的曙光!

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在苦行林裡一日僅食一麻一粟,卻仍未能悟道,身形嬴弱瀕臨死亡之際,在迦耶(Gaya)南方的尼連禪河畔接受了牧羊女蘇嘉塔(Sujata)的乳糜,卻因而備受同參道友責難,認為他背棄了佛教的戒律修行,但決意捨棄苦行,選擇中道,應是佛陀的第一個覺悟堅持。

驅車進入比哈爾邦,造訪佛陀修道遺址,一路行來,看見信徒們以佛陀及牧羊女的故事蓋了一座又一座的塑像膜拜,甚至村民獻奉佛陀坐禪的吉祥草,也蓋有一間如土地公廟般的小寺。傳說中獻乳糜的蘇嘉塔受到了褒揚,甚至蒙受福祐,從不孕而得子,這種神話更強化了民間信仰,繼續口耳相傳千年前的為善因果。

印度領地上的佛陀聖蹟

今日的尼連禪河水悠悠,河畔則多了一群天真嬉鬧的戲水村童,或許不識佛陀何人,千年前的善知教化或已深入小童們的DNA,天真不設防地詢問陌生來客的名字,要求握手及為他們拍下衝奔入河的跳水影像。

菩提樹下結跏趺坐,佛陀在菩提迦耶(Bodhgaya)證悟得道的菩提樹與金剛座,如今成為朝聖者的重點參訪地,信徒們爭相一睹。

清晨五點鐘,菩提迦耶就已對外開放,除了街上排滿一色托缽僧侶,朝陽下,男孩將供花竹籃高高捧在頭頂上叫賣,露著白齒自然燦笑,盈盈蓮朵還淌著晶瑩露珠,朝氣清新,真可療癒現代人沒來由的憂鬱症。即便在夜間,這個印度最為殊勝的佛教聖地,依然熱鬧滾滾。月光下,光著腳丫走在聖地,耳邊的經文頌聲未曾間斷,五體投地的朝拜者,各種不同版本的誦經聲,各色袈裟、道服,宗派與形式或許各不相同,但目的一致,無不是想要更貼近佛陀,虔心祈願,上達佛聽。

熟悉佛教在印度興滅歷史的人,或許比較不會驚訝參拜這座佛教寺院的,並不局限於佛教徒,摩肩接踵的人潮中,還包括許多印度教徒。印度共有三萬六千個神衹,在多神信仰的印度教徒眼中,釋迦牟尼屬於毗濕奴的第九個化身。現在的菩提迦耶大覺寺,亦是由印度教與佛教共同管理。

十年來總共帶了四十五次印度朝聖團的領隊李叢光表示,印度曾經嚴格執行「種姓制度」,佛陀提倡的「眾生平等」,為首陀羅(賤民階級)帶來了曙光,一般人也多肯定其為印度社會改革所做的貢獻,「印度的國小課本裡就讀得到釋迦牟尼的故事,因此對佛陀並不陌生,在『我們的佛教聖地』遇見印度教徒,其實並不奇怪。」

在中、英、日、韓、印以及無法辨識的語音聲中,我順勢融入人群,進入摩訶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主殿,雙手自然合掌,沉浸在一團和諧的誦經聲中。盤坐其間,觀察著一群又一群前來朝拜的各色人種,有人五體投地,有人用無法理解的特殊儀式對著佛祖喃喃自語,是對佛虔敬,抑或對佛有所求?才一回神,原本空無一物的供桌,立時被獻上繽紛供品,成了一片金色花海。

主殿內的佛陀「降魔正覺」像,據說原本是青黑岩雕刻,後被信徒鍍上了金身,恰逢吉時,我們還見著了住持為其更衣,莊嚴地披上一襲滾金菩提葉的嶄新袈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佛陀聖蹟之旅】

追尋佛陀一生的足跡(出生、成道、轉法輪、涅槃)成為印度朝聖團的行程主軸,藍毘尼、菩提迦耶、鹿野苑、拘尸那羅,號稱四大聖地,但佛陀生平及諸弟子的行腳處,也形成朝聖的景點。

古印度時代,社會分為四個不同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佛陀提倡的「眾生平等」在當時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西元前二百多年,阿育王統一印度,將佛教定為當時孔雀王朝的國教,並派出使節,向外弘揚佛法。物換星移,今日印度教為印度的主要信仰,但該國政府仍將佛教視為重要的歷史及文化資產。

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今日約有四億八千八百多萬名佛教徒,占全球人口的百分之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遠道而來的僧侶們,於菩提樹下緬懷佛陀證悟得道的史蹟,聖地菩提迦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Not a valid template]↑ 由僧侶帶領,恭迎佛陀法像,一站一站地禮敬。
[Not a valid template]↑ 拘尸那羅的佛陀涅槃紀念堂,佛陀涅槃臥姿長約六公尺,此堂為阿育王緬懷佛陀所建。
[Not a valid template]↑ 吠舍離的阿育王石柱、佛塔及僧院遺跡公園,左側高聳的石柱是為了紀念佛陀最後一次公開說法而立。
[Not a valid template]↑ 印度,佛法浸潤的大地,佛教興滅都在印度,佛法澤被全球、潤物無聲,如同女孩身後的佛塔喣光,默默護祐。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