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被扔石頭的銀杏樹

撰文/王思熙

友曾經說過這麼一則故事:

一個難得的周末,先生帶著太太和兒子,做了一次登山郊遊,他們一邊採摘著野菜,一邊欣賞著美景,都想暫時遠離塵囂,享受大自然的靜謐與一家人的和樂。

沿途林木參天,讓人驚訝於大自然孕育萬物的慈悲,與草木歷經風雨摧折的淬鍊,仍然屹立不搖,蒼翠茂盛的神奇與偉大。

在上山小徑間,他們看到一棵銀杏大樹,蒼勁挺拔,茂密的樹冠遮天蔽日。兒子仰望著樹梢,突然問爸爸:「樹大了,就會結出石頭嗎?」

「怎麼可能呢,傻孩子!」媽媽搶先回答說。

「不然那棵樹上面為什麼會長出許多石頭呢?」兒子指著大樹說。

順著兒子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棵巨大銀杏樹的枝幹上卡滿了小石頭,有的甚至已經逐漸融入了樹幹中,很像是從銀杏樹長出來的樣子。

「那是別人扔上去的!」父親回答說。

「別人為什麼不向那兩棵大樹扔石頭?為什麼只向這棵大樹扔石頭呢?」兒子又問道。

果然,旁邊的另外兩棵銀杏大樹的枝幹上沒有任何一塊石頭。

經兒子這麼一問,父親一時也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不斷摸著自己的額頭,思索答案,而母親也在一旁靜默無語。

這時,從山的那邊慢慢走來一位牧羊老人,他用樹枝,一面趕著羊,一面吆喝著,臉上像蜘蛛絲一樣,布滿著飽經風霜刻畫的皺褶與條紋。老人走近了,兒子問老人:「爺爺,那棵樹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石頭呢?」

老人摸摸孩子的頭,微笑著說:「銀杏是一種特殊的樹種,有的會結果子,有的不會結果子,只有結滿果子的銀杏大樹,才會被人扔石頭。因為扔石頭的人想把果子從樹上打下來。而不會結果子的銀杏樹,樹上結不出銀杏果,當然就不會有人向它扔石頭。」

答案終於揭曉,真相終於大白了,原來人們為了的欲求,才向結成果子的銀杏樹扔石頭;也原來只有會結果子的銀杏樹,才會被人扔石頭。

人世間不都是「樹大招風」嗎?不都是「懷璧其罪」嗎?不會結成果子的銀杏樹,與會結成果子的銀杏樹,哪個付出多?哪個貢獻大,不是很清楚嗎?但為什麼付出多,貢獻大,會結出果子的銀杏樹,遭到路人扔石的無情打擊,而沒有做出任何付出或貢獻的銀杏樹,卻落得輕鬆自在呢?人總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總是把自己享有或想要享有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

許多「理所當然」的想法與作為,讓人變得更為自私與自我,更為貪婪與苛求。

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可用,你會認為理所當然;溪河流淌著清澈的河水,你會認為理所當然;口渴了,朋友為你倒上一杯茶,你會認為理所當然;每天呼吸著新鮮空氣,你會認為理所當然;有衣服穿,有飯吃,有房子住,你會認為理所當然;父母為你煮飯,送你上學,生病了送你去看病,你會認為「理所當然」;天氣冷了幫你添衣服,天氣熱了幫你開電風扇,你會認為「理所當然」。把許多已經享有的事物都認為「理所當然」,當然也就不會懂得珍惜,不會懂得感恩。

等到有一天,水龍頭不再流出水來了,你會開罵;江河不再流淌著河水了,你就會開始抱怨;朋友不再為你倒茶了,你會翻臉;雨林逐漸消失了,你會怪責;不再有衣服穿,有食物吃,有房子住,你會埋怨;父母不再煮飯,不再送你上學校,不再關心你,你會生氣,因為這些你都認為「理所當然」。這就是「人在福中不知福」,這就是人們只想達到自己的需求,卻看不到別人給你的好處。

人總是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可貴。我們何曾想過:如果森林不再茂盛了,這個世界會什麼樣?如果溪流沒有河水流淌了,這個大地會是什麼樣?如果沒有乾淨的自來水了,生活會是什麼樣?如果沒有糧食可吃了,生命會是什麼樣?如果沒有父母照顧了,小孩會是什麼樣?如果人與人之間不再相互關懷了,人世間會是什麼樣?如果沒有人願意行善了,社會會是什麼樣?如果善良不再存在了,人類的命運會是什麼樣?

小草無端會被踐踏;大樹無端會被砍伐;結實纍纍的銀杏大樹無端遭襲打;為社會默默付出的人群無端被誣衊;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組織無端被辱罵,原因無他,只因為人們對別人的付出與貢獻,總認為是「理所當然」,總認為處處有瑕疵,必須鞭策刺激一下。

如果有一天,果樹不再結果了;稻麥不再結穗了;工人不再做工了;商人不再經商了;各行各業停擺了;街道無人掃,垃圾無人收了;肯熱心付出的人群沒有了;願意為人道救援做出貢獻的組織消失了,到那時,真不知道我們的社會將變成什麼模樣;到那時,那些有待幫助的弱勢群體要怎麼辦?我們的社會果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果真認為所有別人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嗎?

一位西方哲學家說:「對於理性動物而言,『善』即是與人和諧相處,我們是為了和諧相處而生。」沒有錯,「希望」來自人類的互助,人世間仇恨與對立是社會動盪不安的源頭,只有彼此相互扶持,和諧相處,才是穩定社會,推動人類邁向更健康,更文明的力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