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采風】泰國面具舞箜 神話、宗教與皇權交織的舞台

撰文/郭怡青(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五的夜晚,曼谷皇宮附近一棟三層樓高的白色建築霓虹閃爍,入口處聳立著兩尊頭戴塔式尖帽、身穿鮮豔服飾、齜牙咧嘴、相貌奇特的泰國門神因陀羅耆特(Indrajit),大廳裡穿著體面的人潮在等候開場,最醒目的是一群活潑的學生團體,他們一邊嘻笑一邊聽帶隊的老師講解「箜」(Khon)──泰國面具舞。泰國皇家劇院(Sala Chalermkrung Royal Theatre)是箜舞的專屬舞台,每週五、六的夜晚都上演同樣的戲碼──《羅摩傳》(Ramakien)。

「你將轉世為法力無邊的十首魔王,而我將成為平凡的血肉之軀,屆時我會以赤手擊敗你。」舞台上,扮演天神的白衣舞者踩在戴面具的小鬼身上。舞台右方,兩位旁白在傳統樂聲的伴奏下,娓娓道出毗濕奴(Vishnu,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與小鬼囊杜克的前世今生:

話說在濕婆居住的凱拉薩山,有一位替仙人洗腳的小鬼囊杜克,因不甘常受輕視,而向毗濕奴求得魔法金手指,不料他竟濫用法力大鬧天廷,因此遭毗濕奴制裁。為了讓囊杜克輸得心服口服,毗濕奴承諾讓囊杜克轉世成為擁有十個頭、二十隻臂的楞伽島(Lanka,今斯里蘭卡)國王羅波那,而自己則轉世成為阿逾陀城(Ayodha,今印度北方邦境內)的羅摩王子,在人間了斷累世恩怨。

改編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的《羅摩傳》,主要情節雖與《羅摩衍那》相同,但在細節上,如服裝、武器、環境等,卻以泰國為藍本,其中最大的特色,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增添了這一段原文沒有的開場,說明了羅摩與羅波那之間的因果關係。

泰國東北部過去曾屬吳哥王朝,羅摩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刻畫在呵叻(Nakhon Ratchasima)府碧邁(Phimai)歷史遺跡公園裡,說明至少在九百年前《羅摩衍那》就已從印度經由柬埔寨傳入泰國。

在吳哥王朝時期,佛教石雕都還帶著濃厚的印度色彩,同樣是羅摩的故事,彩繪在始建於十八世紀的玉佛寺迴廊上的壁畫,卻已完全泰國化,由此可見隨著時代演變,羅摩早已被視為當地的神話英雄。《羅摩傳》有許多版本,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由卻克里(Chakri)王朝開國君主拉瑪一世(Rama I)撰寫的版本,後來其子拉瑪二世(Rama II)又根據這個版本,改編寫下箜舞的經典劇本。

華麗深奧的箜舞,源自於阿瑜陀耶(Ayutthaya)王朝,當時是只有貴族男性才能粉墨登場的宮廷娛樂,長久以來《羅摩衍那》一直是唯一戲碼,因為拉瑪鐵波一世(Ramatibodi I)利用這個故事來強調王權與天界的結合,不僅以阿瑜陀城為王朝命名,更以羅摩為封號(拉瑪即羅摩,惟一般中文慣將泰文Rama譯為拉瑪,梵文Rama譯為羅摩),被百姓視為羅摩轉世。而當今的皇室是拉瑪鐵波一世的後代,故也延用拉瑪為封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箜舞面具不僅是道具,每副面具代表不同角色,在表演前,演出者會膜拜面具祈求演出順利。
[Not a valid template]↑ 配樂是傳達劇情的方式之一,傳統樂器包括木琴、豎笛、鑼鼓等,曲調輕盈柔和。
[Not a valid template]↑ 箜舞裡的猴神,從面具到服飾都很講究。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