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151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土面積僅台灣三分之二,人口七百多萬的以色列,即便個兒袖珍迷你,卻一點也不減損其在世界的影響力。媒體上的以國是個戰火離亂、不適人居的危邦,「天然資源貧乏、國內缺乏市場」,這是以國自我介紹時絕不陌生的台詞,但逆境反而給了人民奮起的動機,撇開大屠殺歷史的陰影,「五個猶太人,六個腦袋」,以色列人以軟實力站穩了科技研發的龍頭,靈活的教育體制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引人側目。歷經大流散之後的一波波移民潮,更將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凝聚在這個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迸發出多元文化的能量。

「成功沒有僥倖、失敗沒有藉口」,以色列與台灣有什麼相似之處?一樣地面積不大,一樣地在危機中勵精圖治,一樣地想方設法在族群融合中擷取加乘的力道,以色列的生存之道可以帶給台灣更多的啟示。本期的【小國大業】撰述居芮筠、資深攝影安培淂走出台灣進入中東地區,實地採擷他山之石引為借鑑,為台灣匯集另一股向上的力量。

台灣島位居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地殼運動活躍,季風、颱風帶來的強浪不時侵蝕著海岸地區,島嶼的輪廓鑿痕鮮明。在台灣西北部的海陸交界,風浪與漂沙之間的往返廝磨,幻化出了沙丘海岸、沙洲海岸。

人與自然的距離,在現代資本主義的腳步進駐之後,顯得疏離,似乎只有藉觀光旅遊之名才得以親近,例如我們對台灣海岸線的印象似乎仍只停留在東北角岬灣海岸地形的野柳女王頭,本期【台灣岸邊】撰述田哲榮探看千年前十三行遺址的沙丘文明,實地踏查近代人類對「荒蕪無用」的海岸沙地進行的大規模經濟利用,看似地盡其利、人定勝天,唯一未被多加考量的是自然的平衡律!

「無用之用乃大用」,或許在利之所趨一個勁兒地朝開發挺進的同時,我們也能停下腳步來思考人類該竭澤而漁?抑或與自然共生共榮?

這一期的【環保人 回收物】進入玻璃瓶回收現況,資深撰述陳世慧介紹了曲素與吳秀玉兩人難行能行的環保路。在慈濟實踐資源回收的二十多個年頭裡,除了廢棄物回收再利用,也額外「回收」了許多原本漂移於社會邊緣的凡心,承擔環保的工作讓原本灰暗的生命有了再出發的力量,加入此一善念的循環,人人都成了台灣島上不可或缺的環保尖兵。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