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系列】台灣好生活:宜居家園的誕生
人類對於理想家園的追求,從未止歇。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如不思改變,台灣絕對無以為繼。只是如何滿足當下生活,又不危及未來的世代?《經典》尋找學習的典範,看這些個人、團體、乃至政府單位,如何勇於嘗試,行於眾人之先,在節能、綠化、教育、醫療等領域,以友善環境的作法,為我們勾勒出未來家園的輪廓。
人類對於理想家園的追求,從未止歇。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如不思改變,台灣絕對無以為繼。只是如何滿足當下生活,又不危及未來的世代?《經典》尋找學習的典範,看這些個人、團體、乃至政府單位,如何勇於嘗試,行於眾人之先,在節能、綠化、教育、醫療等領域,以友善環境的作法,為我們勾勒出未來家園的輪廓。
本書鎖定生活日常、民主溝通、交通住居、能源環保、教育政策、高齡長照等攸關國家未來的議題,從台灣的處境出發,尋找類似條件下,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如何面對問題,並發展出自身的獨特價值。從觀看並學習他人之長,從比較與對照中或可慢慢描繪出藍圖,替錯綜複雜的未來指引路徑。
本書選取近二十年重要而精采的考古案例,以闡明文化資產的核心價值乃在認識自我與尊重多元文化,考古遺址不僅是過去送給未來世代的禮物,也是建立土地認同、社會永續經營的基礎。
一場從自身飲食行為出發的究竟之旅,我們深入現代飲食的產銷結構,探究食品鏈裡的「吃」、「煮」、「買」、「種」等階段,拉起消費與生產的連結,期望藉此看清當今餐桌的真實模樣,從而找到改變的契機。除了吃飽,我們有權利要求吃好。除了吃好,我們更有義務用吃,來維護地球的永續與美好。
本書共分成「醫生與病人、家屬」、「醫師的培育與人文教育」及「醫者的自省與生老病死的沉思」三大主題,作者以「醫生」、「醫師」、「醫者」不同的稱謂區別,以多元角度深切思考人生價值及老、病、死等嚴肅議題,與讀者討論當前醫療環境的困境、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期能重建醫病關係的和諧文化。
因罹患小兒麻痺,影響手部功能,積極樂觀的劉銘透過口說,利用行動裝置的語音輸入功能,將生命的感受化為動人文字,以「說書」的方式寫作,分享混障綜藝團巡迴演出時的故事、當素人演員的拍戲心路歷程,以及對家人的愛。
因應慈濟五十週年的主軸,全書徵引歷來各國際援助相關報導,再加以補充延伸,希望在陳述歷史同時,也能賦予時代意義。同時更新全球慈濟人分布國家暨據點、慈善關懷國家地區及援建大愛屋、學校等統計數據,並整理慈濟海外援助大事記,俾讀者對於慈濟近四分之一世紀的國際援助軌跡,有一通盤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