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245期精彩內容
為了方便觀察,魚類專家將細鰻做成透明魚標本,體內構造一目了然,隨研究的投入,小小的台灣每年平均可增加五十種新魚種,魚類總數也持續創新高,鰻魚多樣性更居全球之冠,許多新屬或新種甚至都僅於台灣發現。然而,全球環境變遷、過度捕撈、棲地破壞、環境汙染等問題,造成魚類數量急劇下滑,仍是台灣海洋未解難題。
為了方便觀察,魚類專家將細鰻做成透明魚標本,體內構造一目了然,隨研究的投入,小小的台灣每年平均可增加五十種新魚種,魚類總數也持續創新高,鰻魚多樣性更居全球之冠,許多新屬或新種甚至都僅於台灣發現。然而,全球環境變遷、過度捕撈、棲地破壞、環境汙染等問題,造成魚類數量急劇下滑,仍是台灣海洋未解難題。
重新改造後的台南謝宅,歷久彌新,成功將老屋翻轉為在地新景點,然而,台灣都會區還有許多類似的低層公寓年久失修,甚至還有安危之虞。面對我們最親密、最熟悉的居住文化,縱使大環境仍有諸多考驗待解,但凡事若能先從自身做起,運用眼前有限的資源、技術和巧思,重構安全且具美感的空間,也許才是最實在的事。
前身為「豬仔館」的務邊之家,所陳列的歷史文物揭露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華工歷史。一九四○年代以前,南洋有約兩百萬的華工,大都被迫簽下不平等的勞動契約,有如豬仔般地販賣,遠赴各地。二戰後,為打擊馬共,英殖政府堅壁清野,迫使散居鄉間的馬來西亞華人集居特定區域,成為今日的華人新村。
夏天雨季的侵襲,羅興亞難民營的山區小溪通行便橋也特別加固。資源不足、生活環境惡劣,加上隨洪患而來的公衛疾病與長期溼氣籠罩的醫療診所,隨時可能爆發嚴重的疫情。這種生活環境中,部分難民將救助物資轉賣,部分難民鋌而走險運送毒品賺取微薄的「救命錢」。孟加拉社會因此對難民的態度從人道救援,逐漸轉為排外與歧視。
倫敦的泰德現代藝術館裡,一名遊客在光影間輕盈跳躍。英國首都倫敦為國際大都會,商業、金融、教育、服務等產業發達,吸引各國人才來此求學和謀職。倫敦也是全球文化重鎮,上至政府、下至人民,皆重視藝文活動,作家、藝術家、建築師等,大多能在此找到發揮的機會。漫步倫敦,發現「美」原來一直都在身邊!
一條誤把廢棄飲料杯當成家園的海草娃娃魚,令人看得不勝唏噓。台灣東北角地區擁有豐富海洋生態,能經常在這看見國外稀有的海底生物,如豹紋蝦、蜘蛛蟹……,吸引無數潛水客前來造訪。然而,電廠的建立、過度捕撈與大量隨意棄置於海中的垃圾,導致海底環境遭受嚴重破壞,若不立即挽救,美麗的水中樂園終將消失。
衛理樓是東海大學裡的經典建築,陳其寬利用中國園林的「框景」,一舉將光影、物件、人和空間層次嵌入鏡框,形成如詩如畫的景象。戰後台灣學子接觸國際資訊的機會稀少,少數得天獨厚的校園,有幸成為現代建築大師一展身手的場域,成為當時學生接觸西方思潮最鮮明的硬體,也是如今認識現代建築最生動的現場。
羅興亞難民孩童正等待糧食配給。近年來緬甸若開人和羅興亞人衝突加劇,二○一六年緬甸軍警展開大規模迫害,大量羅興亞人逃至鄰國尋求庇護。難民危機已引起國際關注,背後的因素亦需要被探討:二戰時日軍入侵英屬緬甸,羅興亞人和若開人對支持英國或日本的立場不同,種下了今日衝突的遠因。如何化解新仇舊恨,考驗雙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