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246期精彩內容
始建於唐代的東林寺位於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曾遭祝融焚毀,但寺後山崖上的千手觀音石刻造像仍完好如初,高、寬均約七公尺,四十隻手分布左右,手中持各式法器,如串珠、寶蓮、玉環、如意、金輪、楊柳枝等。佛窟藝術自西域東傳中國,並融入各地風采,形成璀璨的中國佛窟文化,不只是藝術史上的珍寶,也成了人們日常的心靈寄託。
始建於唐代的東林寺位於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曾遭祝融焚毀,但寺後山崖上的千手觀音石刻造像仍完好如初,高、寬均約七公尺,四十隻手分布左右,手中持各式法器,如串珠、寶蓮、玉環、如意、金輪、楊柳枝等。佛窟藝術自西域東傳中國,並融入各地風采,形成璀璨的中國佛窟文化,不只是藝術史上的珍寶,也成了人們日常的心靈寄託。
為了方便觀察,魚類專家將細鰻做成透明魚標本,體內構造一目了然,隨研究的投入,小小的台灣每年平均可增加五十種新魚種,魚類總數也持續創新高,鰻魚多樣性更居全球之冠,許多新屬或新種甚至都僅於台灣發現。然而,全球環境變遷、過度捕撈、棲地破壞、環境汙染等問題,造成魚類數量急劇下滑,仍是台灣海洋未解難題。
重新改造後的台南謝宅,歷久彌新,成功將老屋翻轉為在地新景點,然而,台灣都會區還有許多類似的低層公寓年久失修,甚至還有安危之虞。面對我們最親密、最熟悉的居住文化,縱使大環境仍有諸多考驗待解,但凡事若能先從自身做起,運用眼前有限的資源、技術和巧思,重構安全且具美感的空間,也許才是最實在的事。
前身為「豬仔館」的務邊之家,所陳列的歷史文物揭露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華工歷史。一九四○年代以前,南洋有約兩百萬的華工,大都被迫簽下不平等的勞動契約,有如豬仔般地販賣,遠赴各地。二戰後,為打擊馬共,英殖政府堅壁清野,迫使散居鄉間的馬來西亞華人集居特定區域,成為今日的華人新村。
西吉嶼「藍洞」水下美景令人讚歎不已!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四年前正式成立,包含東、西吉嶼,東、西嶼坪嶼以及周邊島礁和海域,為原本海洋生態與觀光資源就已十分豐富的澎湖又增添一筆美麗的風采。隨著追求發展而來的是環境生態遭破壞、傳統文化瀕臨消失的危機。如何在經濟與環境的天秤取得平衡,是國人需共同面對的課題。
倫敦的泰德現代藝術館裡,一名遊客在光影間輕盈跳躍。英國首都倫敦為國際大都會,商業、金融、教育、服務等產業發達,吸引各國人才來此求學和謀職。倫敦也是全球文化重鎮,上至政府、下至人民,皆重視藝文活動,作家、藝術家、建築師等,大多能在此找到發揮的機會。漫步倫敦,發現「美」原來一直都在身邊!
一條誤把廢棄飲料杯當成家園的海草娃娃魚,令人看得不勝唏噓。台灣東北角地區擁有豐富海洋生態,能經常在這看見國外稀有的海底生物,如豹紋蝦、蜘蛛蟹……,吸引無數潛水客前來造訪。然而,電廠的建立、過度捕撈與大量隨意棄置於海中的垃圾,導致海底環境遭受嚴重破壞,若不立即挽救,美麗的水中樂園終將消失。
衛理樓是東海大學裡的經典建築,陳其寬利用中國園林的「框景」,一舉將光影、物件、人和空間層次嵌入鏡框,形成如詩如畫的景象。戰後台灣學子接觸國際資訊的機會稀少,少數得天獨厚的校園,有幸成為現代建築大師一展身手的場域,成為當時學生接觸西方思潮最鮮明的硬體,也是如今認識現代建築最生動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