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141期精彩內容
陜西子長縣,楊永清的一生打拚與新中國的六十年歷史,俱在這一孔窯洞內。黃土高原是全世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一個被破壞的生態體系以及隨之而來的貧窮循環,似乎命定了黃土子民的命運。能否改變,現在正是關鍵。
陜西子長縣,楊永清的一生打拚與新中國的六十年歷史,俱在這一孔窯洞內。黃土高原是全世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一個被破壞的生態體系以及隨之而來的貧窮循環,似乎命定了黃土子民的命運。能否改變,現在正是關鍵。
二○一○年一月十二日,海地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三的強震,首都太子港頓時成為人間煉獄,《經典》採訪人員在當地的司機兼保鏢的帶領下,進入鄰近的熱勒米市探勘災情。海地的命運多舛、人民生活困苦,如今再加上一場世紀強震,亟待國際救援。
英屬直布羅陀因海港而繁盛,觀光客搭乘纜車至境內峽岩制高點,即可飽覽直布羅陀海峽景致。直布羅陀海峽是全世界航行船隻最密集的海域之一,也是美洲與北歐各國前往地中海必經的海運捷徑。扼守此處的直布羅陀半島,自古以來即因戰略及商貿等因素成為炙手可熱的兵爭之地。圖中近處為半島南部,是為英屬直布羅陀;遠處為北部,是西班牙小鎮利內亞。這小小半島,卻是東來西往無法取代的交通樞紐,隨海浮沉的歷代戰火、商貿、移民遷徙文化融合,都在其上刻鑿下痕跡。
一簍接一簍的成熟柳丁被倒進巨大的卡車,目的地卻不是市場,而是送去作有機堆肥,熟成的果香瞬間化為腐敗氣息。台灣柳丁產量供過於求,價格低迷已近十年,新鮮柳丁作堆肥是政府與全民最不樂見的景象,卻已連續兩年發生。正視台灣柳丁的寶貴價值,調節生產、提升品質、聰明行銷,讓柳丁重返「小太陽」歡樂形象,讓豐收喜悅重回農人臉上。
手捧稚嫩的青苗,珍而重之地支付所託,象徵著與自然共生的心脈代代薪傳。在引進國外行之有年的環境信託概念後,更多的保育棲地可望擺脫被財閥交易的命運,在民間團體的管理經營下回歸全民共享。
大雨滂沱猶如號泣,屏東高樹木瓜農洪瑞清,透過塑膠布的破洞探看果園災情。農業原是一國之本,然而人們罔顧生態與水土保持,超限利用的農耕方式,終究引發山河破碎的震撼反撲。無語問蒼天的同時,是該認真檢視台灣與自然共生的倫理思維的時候了。
台灣特有亞種粉紅鸚嘴的雛巢,出現在台中梨山的茶園內。海拔二千餘公尺的梨山,原本林貌蓊鬱,一九五○年代因中橫開通、沿路農場紛立,而成為台灣高山農業的濫觴;莫拉克風災後,台灣中海拔山林的水保問題再度受到關注。
莫拉克颱風期間,台灣受創最深的地區──高屏溪上游楠梓仙溪畔的甲仙鄉小林村,約五百位居民在獻肚山山崩中往生。一個中度颱風,一場數天的暴雨,讓台灣脆弱的水土備受考驗,但願痛定思痛後,如此災難不再重演。